当前位置: 芙蓉 >> 芙蓉的繁衍 >> 唐诗中六首经典的送别诗,流芳百世,意蕴悠
人生自古伤别离,古人对于悲欢离合、相遇相离有着深刻的描述,每每品读那些描写离别的文字,都会让人沉思不已。
穿过千年的时光,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感人肺腑的离情别绪。
01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客舍周围的的柳树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这首诗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时所作,真挚感人,既有对友人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又有前路珍重的殷切祝福,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
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广为流传,久唱不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至今犹脍炙人口,深受后人的喜爱。
02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开元十八年(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诗是李白所有送别诗中最经典的作品。虽然是惜别之作,但笔触飘逸、灵动,情感深沉却不沉闷,意境永恒却不悲伤,韵味悠远却不虚华,展现了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情感,堪称绝佳。
03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这首诗是李白在泾县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生动地描绘了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
通过比较手法,将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04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千里黄云遮天蔽日,天气阴沉,北风送走雁群又吹来纷扬大雪。
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这两首诗是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该作品描绘了送别时阴暗、寒冷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身处困境但并未沮丧、消沉的坚韧品质。作品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示了诗人豁达、宽广的胸怀。
这首送别诗,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既流露出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展示出雄壮豪迈,坚强信念的胸襟,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05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恋爱中的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巾。
这首送别诗是“初唐四杰”王勃的名作,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时伤感。
这首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改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至今广泛流传。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06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后,我将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
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是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所写,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
这首诗构思新颖,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展示自己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全诗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是王昌龄最著名的送别诗。
王维的这首夏日诗,意境悠远,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山水画苏轼的一首闺情词,一改哀怨之风,充满生机勃勃和青春气息焦虑时,不妨读读王维的五首最美禅诗,治愈人心,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