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从烟品牌变迁看时代发展

发布时间:2023/6/4 13:59:05   

本文转自:咸阳日报

张建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淳化农村过大小事,招待客人,都离不开烟,那时候,大多数家抽的都是水烟,桌子放着几把水烟枪,供过事时知客用。

后来,纸烟开始走进了抬埋老人、儿女结婚的过事现场。过去,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好多人抽烟都是用废旧书纸,裁好卷上一些烤烟叶或者小烟叶子的烟丝,津津有味地抽起来。家庭经济宽展的人,则掏钱买上一包“合作”“经济”,后来发展到购买“宝成”“羊群”等牌子的香烟。而那些特别有钱的大老板,则掏钱买的是“大前门”,七八毛钱一包的“红塔山”“阿诗玛”。

时常会听到有这样一则笑话,讽刺一个趋炎附势的有钱人。他的左右两个口袋里,时常装有两个牌子的香烟,遇到有钱的,他会主动笑脸相迎,掏出好烟散发;而见到没有身份,囊中羞涩的穷人,他则会掏出低档香烟招待。群众形象地称其为典型的“变色龙”。

村上办了一个商店,专营烟、酒、日用百货。那时,香烟还没有专营,店主时常到一家烟酒批发门市,进回来一些诸如“84猴”“小工字”,以及“太白酒”等日用品,放在货架上销售。当时,一盒不带把的84猴香烟0.75元,“小工字”卷烟0.2元,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来说,价格比较适中,能承受得起,深受普通消费者的青睐,商店十多条香烟短时间就销售一空。

历史的车轮驶到了今天,人们抽的香烟上了档次,发生了变化。过去司空见惯的“84窄板猴”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种类繁多的“磨砂猴”“红兰州”“黄鹤楼”。不管是农村红白喜事,还是春节过年,人们招待来客抽烟的档次也在提升。一包20多块钱的“芙蓉王”甚至“中华”香烟,也飞进了普通百姓家。这一切,充分显示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吸烟的人越来越少,说明人们开始注重身体健康,社会更加文明起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49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