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42256_0.shtml在被誉为“锦官城”的成都,在成都市的西南,一环路以外二环路以内,有一座风光秀美的花园。里面有历史上有名“杜甫草堂”,拥有浓重的文化内涵,另外还有万树山和沧浪湖以及白鹭洲等著名的
旅游景点,另外还有两条河流穿园而过。这座山水交融,绿树掩映的花园,就是成都市有名的“浣花溪公园”。这座浣花溪公园,与两位历史名人有关,确切地说是跟唐代的两位诗人有关。其中一位是唐代的著名诗圣杜甫。公元年立秋,杜甫几经辗转,来到了成都。在朋友严武的帮助下,在城西的浣花溪畔,建起一座草堂,这就是被后世称为的“杜甫草堂”,也有人管它叫“浣花草堂”。杜甫在这里生活了五六年,靠着朋友的资助,勉强维持着拮据的生活。这种寄人篱下,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困苦生活,是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的。也许是上天故意考验杜甫的意志,正应了那句老话“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这年秋天,一场暴风卷着骤雨席卷了成都,降临到了浣花溪。卷走了屋顶上的稻草,淋透了屋顶。诗人杜甫望着眼前的惨景,千愁万绪付诸笔端,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八月的一场暴风雨,把杜甫草堂上的稻草,卷到了对面的池塘里。杜甫拄着拐杖本想把它们捡回来,等天晴了再盖到草堂的屋顶上。却被南村的一帮小孩给抢走了。气得杜甫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屋顶漏雨,把被褥都淋湿了。床头床脚,没有一块干地方了。屋外大下屋里小下,屋外不下,屋里滴答。这就是杜甫草堂的雨后的真实写照。自己的境况如此凄惨,可是诗人杜甫心里却依然惦记着“天下寒士”。如果天下寒士们都有温暖的屋子居住,自己即使冻死也值得。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把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性,表现的淋漓尽致。杜甫在成都草堂期间,还创作了《江村》和《绝句》等诗篇。其中的名句“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以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美丽的浣花溪,留给杜甫的是无尽的苦难。二十几年后,一位多情的女子,也来到了成都浣花溪。她就是被称为“唐代四大才女”之一的薛涛。薛涛出生在当时的都城长安,跟随做官的父亲来到蜀地,不成想父亲病故,和母亲相依为命,为了生存入了乐籍。在她十五岁那年,辗转来到成都,暂住在浣花溪上游的百花潭。锦江经过层层泥沙过滤沉淀,到了玉女津这个地方,江水格外清澈,适合造纸。当年在这个地方有很多造纸作坊,浣花溪这里也是成都有名的造纸中心。薛涛是历史上有名的女诗人,她在日常作诗时发现,其实写一首诗仅用很小的一张纸就够了,而当时市面上的纸,尺寸都很大,用于写诗很是浪费。于是薛涛就指点造纸工匠,按照薛涛制定的尺寸,裁成合适的纸张,再染上红色颜料,就做成了流传至今的“薛涛笺”。薛涛一生都酷爱红色,经常穿着红色的衣裳,徜徉在浣花溪畔赏花观景,非常喜欢路旁随处可见的红色芙蓉花。于是就有了上面说的制作红色信笺的念头,这种非常适合写诗的独特的信笺纸,一经推出,立即受到文人墨客们的欢迎,很快在蜀中得到推广,几年后就风行全国,并且沿用至今。这种易于书写,便于携带,而且带着浓重的个人色彩的“薛涛笺”,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私人订制”产品。据史料记载,薛涛自从发明了“薛涛笺”,就脱离了乐籍,进入了造纸行业,从此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薛涛在浣花溪隐居多年,一直到终老。美丽的浣花溪,给与了诗人杜甫和薛涛的灵感,不仅给后人留下优美的诗词歌赋,同时薛涛还发明了“薛涛笺”,也算是薛涛对后世的一大贡献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