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地名大洋怪重如何整治你说话吧

发布时间:2022/8/26 19:07:51   

主持人语

日前,湖南省民政厅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将对“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处理,要求长株潭三市严控同名现象。此前,海南、广西等地推进“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整治曾引起争议。一方面,群众对“大、洋、怪、重”地名厌恶已久,期待这次整治能成为为民服务的好事;另一方面,针对其中的一些做法,比如,把大桥改成桥,把曼哈顿改成曼哈屯等,有人认为反而让地名变得不伦不类。还有,一些人对更改地名后是否会造成不便表达了担忧。那么,该如何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得更稳妥?7月27日下午,长沙晚报第期《你说话吧》来到画意江南茶餐会馆,邀请相关专家和市民网友共30余人,就此展开讨论。

讲述

你遇到过哪些奇葩地名

枫叶片片红(网友):有些小区地名太拗口,不便人们理解。比如,橘郡·礼顿山,字面上没有任何意义,有回我去那边办事,导航输入地名时,还打错了好几次,让人挠头。

谢卓勋(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如今一些地方,只要是洋名就拿来用,根本不管它的本意是什么。比如,芭提雅是泰国著名的风月场所,竟然国内的一些酒店宾馆也在用,这让住在里面的客人怎么想,简直是笑话!还有一些地名看似接地气,其实也是不妥的。比如早前长沙有家餐馆取名“问客杀鸡”,本想表达欢迎顾客的热情,谁知这是个歇后语“问客杀鸡——虚情假意”,意思正好弄反了。

彭泽润(湖南师大文学院语言学教授):一家餐馆取名“妈的厨房”,这不是骂人吗?这种哗众取宠的名字,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败坏社会风气,应该重点清理整顿。

探讨

改名的正反例子

吕金达(退休教师):整治不规范地名是好事,但我们要防止好心办坏事。比如,把曼哈顿改成曼哈屯,更加不伦不类,还不如不改。我认为,既然改了就要改好,不能越改越差。

段星光(草根艺人):以前在湖大和师大校园之间有一条街被记者戏称为“堕落街”。后来当地村子干脆将其取名为“文明街”,看起来改变了形象,但是太笼统、空泛,也没达到改名最理想的效果。

张赛辉(文昌阁社区干部):地名与时俱进是大势所趋,有很多地名改得蛮好。比如湘雅路以前叫北大马路,后来叫北站路,现在改称湘雅路,一来可以方便广大患者就医,二来也擦亮了湘雅这个金字招牌。

热议

地名乱象背后有哪些问题

杨光辉(开福区湘雅路街道居民):我认为,地名乱象背后首先反映了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心态。什么拗口叫什么,怎么生僻怎么来,他们信奉的是出格才出彩,出彩才出名,出名才有钱赚。至于名声是好是坏,不在其考虑范围内。

彭泽润:地名“大、洋、怪、重”乱象,仔细分析有两个原因。第一,“大、洋”地名体现了不自信,嫌起名字太小、太土。明明是小房子偏叫什么城、什么广场。喜欢洋名,但并不是所有洋名都受欢迎,它们绝大多数源自欧美发达国家。很多人心里有种憧憬,认为凡是这些国家的东西都是好的,拿来用肯定受市场欢迎。第二,怪和重复的地名,是因不讲究语言效率。一味追求新奇古怪,事实上影响了人们在使用中的交际效率。通用汉字个,数量有限,重名不可避免,但在一定区域内避免重复还是可以做到的。不然一个城市有几个楼盘叫一个相同的名字,就乱套了。

杨光辉:记得《你说话吧》讨论规范地名,这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是年(第期)。7年过去了,“大、洋、怪、重”现象虽然还存在,但是确实有所减少。

袁国新(长沙公证处公证员):规范地名其实是一个关涉文化自信的系统工程。改革开放后,很多结婚的新人为追赶时尚举办西式婚礼,但近几年选择中式婚礼的越来越多,这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它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家的审美、生活方式。前些年,洋地名可能备受追捧,现在一些雅致的中式地名楼盘卖得也蛮好。我想,这给规范地名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思考

清理整治的原则有哪些

思考1:便民应该放在第一位

袁国新:如果要给地名价值排序的话,我认为第一属性是便民。至于“大、洋、怪、重”地名怎么整治,我认为还是主要从节约成本考虑,控制增量、消化存量,审慎稳妥推进。现有楼盘如果更名,就要更换产权证等各种证件,要换路牌指示牌、更新相关信息,确实工作量比较大。所以对于那些违反公序良俗的地名应该坚决改掉,其他可改可不改的,就要斟酌。而对于新出现的地名,比如新楼盘取名,在报批时就要严格把关,在源头避免问题的产生。

肖先美(画意江南茶餐会馆财务总监):我认为贸然大规模更改地名会耗费太多精力,有时操作不当还会产生新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觉得,以前的地名只要不是太出格,就不宜再动,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确保新的地名不再出错,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

思考2:保存文化记忆

刘光永(长沙快乐义工协会会长):我认为,在清理整顿不规范地名时,要避免对一些老地名的冲击。一个老地名往往蕴藏了当地的文化记忆和人们的回忆。游子返乡时,能通过地名找到回家的路。这也是一种美丽的乡愁,应该尽量保存。

吕金达:地名是一种文化和历史,地名要便民,有的还要有传承。我认为,像幸福里、吉祥巷这种地名,充满了美好的寓意,要一直保留下去。基于此,长沙建立历史地名保护名录,是一种很好的做法。

张赛辉:旧的地名要保留,在新建楼盘时也不妨考虑把当地的文化基因融入进来,这比生造一个看似高大上的地名更接地气,更有底蕴。

彭泽润:我认为,清理整顿要坚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通俗易懂的原则,达到“地方特色+方便使用”的效果。当然也要避免陷入另一种极端,不能去故纸堆里翻一些早被抛弃了的东西出来,打着回归传统文化的旗号。这也是不自信,对当下时代的不自信。

思考3:并非逢洋必改

张明香(长沙好人、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地名的存在,谁都可以看到,孩子们也不例外,几乎没有门槛,个人觉得也是一种环境的教育。所以清理不规范地名要考虑对孩子的影响,一些明显不雅、负面的建议改掉。至于一些地名存在“大、洋、怪”的迹象,整治中要注意度的把握,并非逢洋必改。

袁国新:地名事关文化传承,但这个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我们不能强加给下一代,这涉及文化自信的问题。我曾经跟一位研究生争论过这个话题,他认为改掉洋名字是文化狭隘主义,我不这么看。我们整顿地名不是逢洋必改,而是要针对一些过多过滥、太离谱的、社会影响恶劣、各方反映集中的“大、洋、怪、重”地名进行整改。

思考4:要有明确可操作的规范

潭城老倌(网友):我注意到这次省民政厅等部门下发的通知要求严控长株潭地名同名现象,那具体该怎么操作呢,要有明确的规范,不能拍脑壳或者任由几个地方自己扯皮。比如,长沙跟湘潭都有韶山路,只是一个南北走向,一个东西走向;湘潭跟株洲都有建设路,且都是南北走向,这些要改吗?改谁不改谁,有标准吗?

邹长德(宝塔山社区居民):整改地名,什么是社会影响恶劣,什么是各方反映集中?达到什么程度,就要启动更名程序?这些都要有细则明确才好。

袁上(省作协会员):在启动改名程序后,也要有规范,比如通过哪种渠道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的期限等,若能明确就更好。

袁国新:地名怎么改,涉及民生。在一个社会有机体里,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要有顶层设计,也要尊重民意,要综合考量政府、民意和市场三者的关系,得出最优解。现在一些地方的地名整治工作之所以引起争议,一是改名本身欠妥,有的名字其实不必改;二是在改名程序上,没有充分征求、尊重民意,改得太仓促。这些都是我们要避免的。

陈军(湖南君富律师事务所律师):整顿规范地名还是要依法推进。我们有《地名管理条例》和相关细则,年还颁布施行了《长沙市地名管理办法》,这些都是依据。

王祥云(退役军人):我认为,改名要遵守合法合情合理原则。征求意见的时候,要有专家参与,提供专业意见;要有市民参与,发表接地气的看法。

建议

清理整顿不妨这么做

建议1:楼盘名前加区域前缀

肖先美:楼盘越多,名字肯定越多,这是趋势。我认为,出于便民考虑,一些新开发的楼盘名称可以加一个区域前缀。比如叫“岳麓某某”楼盘、“芙蓉某某”楼盘,这样方便大家去定位,也有利于避免重名。

经纬度(网友):地名命名应通俗易懂,方便生产生活,有定位指向功能。楼盘名称应以历史传统村组名等为参照。

建议2:善用大数据

袁国新:我建议,在地名清理过程中要善于用大数据系统,对一些重复率高的地名进行整治,而且在前端就要这么做。比如,新建楼盘取名时,不妨参考注册商标的做法,先通过网上查询,有重名就不能再取同样的名字了。

建议3:整合相关职能

彭泽润:我建议整合管理地名、人名、机构名称等部门的事务职能。现在的地名归民政部门管,人名归公安部门管,企业名称归市场监管部门管。我们还有一个专门管理语言问题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有报道就说,一些楼盘名称在备案的时候还比较规矩,但在广告宣传阶段就搞歪名堂了。这种情况往往有关部门还管不了,因为名称在不同使用阶段管理部门是不同的。对此,我们一定要通过梳理归并相关职能来避免各自为政。我建议成立专门的“国家名称工作委员会”,统一归属公安部或民政部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有专家来把关,因为名称符不符合规范,有没有出现“大、洋、怪、重”,一般的办事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很难做出准确界定。

鸣谢:画意江南茶餐会馆提供场地支持

总策划:胡建红李辞

总主持:袁云才

本期现场主持:袁云才

文字整理:庹新岗

摄影:王志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2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