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的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9092457.html“二十四番花信风”是中国常见的一个节令用语。在古代,人们选择应节令而开的花作为标志,以花为节令之信使,故称花信,而风应花期,又有了“花信风”之说。南宋程大昌又认为:“花信风: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初而泛观,则似谓此风来报花之消息耳。”(《演繁露》)现在正值夏历三月,节在清明,不论从何种说法,都符合我们要说到的此时花信。清明是重要的一个节气,此前天气还略带寒意,春分过后,天气渐暖,至清明才算真正进入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分。中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而三候各有花信。清明的三候花信分别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而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三候花信,又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走近古诗中的清明花信,欣赏一下它们的万种风情。一、桐花万里关山路桐花,就是泡桐花,而很多人总是混淆泡桐和梧桐,其实梧桐和泡桐是两种树,花期花色也是各有特点的,清明时节是泡桐花的时节,而梧桐花还须等待初夏,而诗歌中的桐花,一般也都认为是指的泡桐树所开之花。提到桐花,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李商隐的名诗《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关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万里桐花,一路伴行,处处都能听到悦耳的凤鸣声。这首诗主要是奖掖后进,鼓励后生,但写的那么美,让桐花在这里作为背景出现,既有季节特点,又写出了对韩冬郎的祝福。白居易多次写到过桐花,有一首诗叫《寒食江畔》:草香沙暖水云晴,风景令人忆帝京。还似往年春气味,不宜今日病心情。闻莺树下沉吟立,信马江头取次行。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写这首诗时,正值寒食节,虽然春天依然美好,但心情并不好,而当他突然看到紫色的桐花开放,又想起了明天就是清明,想起了家乡。南唐后主李煜也看到了桐花:又见桐花发旧枝,一楼烟雨暮凄凄。凭阑惆怅人谁会,不觉潸然泪眼低。看到桐花新开,竟然难以忍受的落下泪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故国之思吗?非也,写这首诗时李煜还没有亡国。据记载,在乾德二年()冬,李煜心爱的大周后病逝,之后的词人帝王“每于花朝月夕,无不伤怀”,这就有了《感怀》二首,这首诗应该就是写于大周后病逝后一年的清明前后。这是第一首,在第二首中,就明确告知了他伤悲的原因,“层城无复见娇姿,佳节缠哀不自持。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蛾眉。”原来不是为了国,还是为了家,为了家中的美人。桐花一开,表面春光已经过了三分之二,总不让人怜惜,宋朝诗人方回在他的《桐花》写到:怅惜年光怨子规,王孙见事一何迟。等闲春过三分二,凭伏桐花报与知。春光渐去,多谢桐花告知。二、麦花黄后燕翻风麦花就是麦类的花,以荞麦花和小麦花最常见,但荞麦花期已至秋季,所以应该多指小麦之花。麦花最美的还是它的“轻化细细”、“万顷雪光”。宋代董嗣杲曾作诗道:轻化细细复猗猗,何止青荧秀两枝。万顷雪光抽夏日,一天翠浪弄秋时。暖风覆野看摇燕,晨气笼晴想韵鹂。有实可祈催食麨,昼长村疃不攒眉。麦花也是美好的,但它最美的还是看到它让人心里有了希望。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农人看花的心情,也怎么会同于文人呢。麦花虽美好,但也是短暂的,有人称之为“寿命最短”的花,一般来说,麦花不会超过三十分钟便会凋谢,洁白而来,匆匆而且,却留给了农人以希望。麦花一开,也差不过到了暮春,逐渐的很多花也要开始凋谢了,范成大在这时候在做什么呢: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逐渐到春末,美好还在延续,但诗人有些寂寞了。而到了只能是赶快抓紧这最后的美好时刻,珍惜韶光了:晴丝千尺挽韶光,百舌无声燕子忙。永日屋头槐影暗,微风扇里麦花香。三、风吹柳花满店香比起桐花和麦花,柳花在诗歌中可谓频频皆是,是大家的老熟人了。说柳花,还需要提到另外两个名词,即柳絮和杨花,杨花和柳花本不是一类事物,而柳絮是柳花开后带有种子的绒毛,也和柳花不同,但在很多诗词中,这三个名词却经常指的是柳絮,这不得不需要了解一下。写柳花的诗歌很多,而我一下子想起来的确是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这是一首送别诗,诗歌一开始就用柳花点明了时间,也为热情美丽的吴姬和举杯欲别主客的出场渲染了美好的环境。美好中的分别,别情唯有流水知。不同的人,在这样的时节感受是不同的,让我们再来看看,南宋的第一任皇帝宋高宗在做什么:春莺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更长。满院柳花寒食后,旋钻新火爇炉香。皇帝毕竟是皇帝,听听鸟鸣,写写字,还看着满院的柳花,用新火煮起来了茶,看来是要“诗酒趁年华”了。白居易在这时开始想着自己是不是老了,追忆时光了,不然为什么羡慕儿童呢:柳老春深日又斜,任他飞向别人家。谁能更学孩童戏,寻逐春风捉柳花。这个柳花应该是柳絮,春易老,柳絮飞,儿童依旧充满活力。当然,说到捉柳花,不能不提杨万里的《初夏睡起》: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这是首名诗,而所写已到初夏,在某一天的无聊时光里,他发现了美好,静静地看着儿童捉柳花的一举一动。他是不到也在感叹着,自己怎么就老了呢,那些时光都去哪里了。三候花信一过,花繁,叶亦渐茂,绿野塞目,春已开始悄悄流走。我们怎么能轻易错过这份难得的美好,诗歌的人生况味里,是否也有你的共鸣?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