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好文推荐,李商隐死忠粉格律诗写作的独家心

发布时间:2024/8/16 12:53:15   
李商隐死忠粉:格律诗写作的独家心得文/粗心酱“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诗词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致艺术,自然也是如此。“源于生活”,在现在大多数诗词创作者基本都可以做到,而“高于生活”就各有见解,现于此,一个偏爱义山的九零后理工男聊聊关于格律诗的一些想法。排律暂不论,格律诗(后简称“诗”)一般分为四句的绝句(后简称“绝”),四联的律诗(后简称“律”)一、诗的包装技巧好的菜肴有好味道固然重要,色香更是不可少。如果直接就讲人生道理或感悟之类,一是那种被俯视的感觉让人不快,二是立足轻浮难使人不信。试想,《论语》如果每则都冗长且句式单调,若没有对话体,通篇直说“人应如何如何,事该这样这样”,这简直是灾难;又或如果《庄子》没有寓言做外衣,上来就是“天地人”毁灭式的洗脑,也不会让人信服。即便如宗教传教,道理也要藏在故事里说。简单而言所谓艺术,都免不了“包装”的过程。关键是巧妙的包装,不会损害本质,而是“文质相一”的结果。格律诗,要求在有限字数里,展现出丰富的内涵,是为文字的艺术。我很喜欢把写诗,常讲作诗比为作画,接下来就以作画为类比,简单说说我对写诗的理解。1、绝贵“急中带巧”,力多在转。绝,有四句,五言二十字,七言二十八字。字数极为有限,特别是五绝,极为考考验创作者的功力。所谓“急”,就是一句铺纸张,二句取颜料,当读者以为你要娓娓道来,你却直接把颜料全泼出去,即“三转四合”一步到位。其所谓“巧”,都是有意为之,会玩的当然不是乱泼。如李义山的《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此诗一二句交代事件背景、人物、地点等基本信息,就如“铺纸张、取颜料”。三四句就砸颜料,砸得惊心动魄,回味无穷。关键处在“虚前席与两问”的转折,也是泼时的用力点。2、律贵“彩中溢情”,意在中二。“律”在字数上稍多,如果以“绝”在作画上是快泼,那“律”则是细描。与现实作画的区别在于,现实作画可以修笔,这笔轻了可以再补一笔,但“律”之画,用力要更可能地精准到位,因为可以添修的机会太少了。如果非要在一点重复用力,多是为了诗意有明显的递进。内容要铺开,各部分要相互勾连丝系,统一而和谐。如义山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第一句,轻点中心,点题而不泄意,才见功夫,就怕别人看见第一句,后面的基本都想到了。第二句,春去花落,既可是当时所见,也可是一种类比,对方为“春风”我为“花”。简单解读,就是我离开你就很难受。颔联,类比出其志,这种写法我个人认为是最美的,没有之一。颈联,以早晚行为表现其内心的思念与寂寞,但却字面一丝不带,要推敲才出得来。细看中二联,这就是“彩中溢情”的关键处。字面不要过分直接透出来情绪,如“春色满园”,把柴扉紧锁,但要做出“关不住”的感觉。尾联,由于如果整体过于隐晦,会让读者难于解读,甚至错解,所以为了可以稍微直白一点,也借势把整体推高。前三联似筑坝拦洪以蓄势,尾联则微微破开,一时喷薄,蔚为大观。如在上《无题》里,三联纯字面并不带相思之意,但尾联直点“我想你了”。3、用字贵“先恰后奇”“恰”为根本,“奇”为追求。因写诗的过程是“意”到“象”的转化,解诗则反之,我们常会给拿来寄情的“象”加点搭配,一般是形容词与动词居多,不一样的“象”自然是代表不同的含义,而相同的“象”组合上不同的“搭字”自然也有更丰富的含义。如“玉盘”、“银勾”可以同指月,但一圆一缺,自是感受不同。再如“醪寒”、“酒暖”,同是酒,但一寒一暖之间,表面是酒本身的暖寒,实际上更多的是作者自己的感受。大体上就是通过“搭字”去表达“喜恶悲欢”,用“象”说话,而不是直接字面挑明,这才是诗的魅力。有时“象”也不是简单的代言体,如果该“象”不在作者当时的所见所听,而在所想,其可能有着其他的象征意义。如义山《重有感》中“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蛟龙”代天子,“鹰隼”代良臣。“搭字”的选择,就是诗家所言“炼字”“推敲”的关节处。“恰”,就是要与“象”相和谐,其要就是通该“搭字”可想其境,如见如闻,身如一体,心似共连,就是传说中的“感同身受”,当然这不容易,对作者的表达力与读者的感受力都是考验,但好的诗句有这样的力量,虽经千百年而如新。如义山《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什么时候读起来都是“哀而不伤”“愁而弥坚”,这是我最喜欢的句子。求“奇”,单有“恰”是远远不够的,“恰”只是“源于生活”,而奇才是我们所求“高于生活”的那一部分,这部分过于高深,这里不展开,且定论不一,我比较浅陋的理解就是,宁走险不行常。如工笔画虽美,总感觉众人相近,不如写意画来的潇洒畅快、各有独到,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不客观的偏执。二、诗的不包装菜肴口味各有喜好,有人喜欢酸甜,自然也有人喜欢咸香;酒有人喜欢浓烈,自然也有人喜欢清淡;用字用句,有人喜欢重彩,自然也有人喜欢清新。因为“绝”的操作空间相对有限,这里主要针对“律”展开。中国文化有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和而不同、出类拔萃”,简单而言就是“既要有多方顾及,更要有有重点突出”。“律”的颔颈二联是最好玩的地方,此二联一般对仗,有骈骊之味,也就是现代所讲的对称美。不像“绝”的一泼而就,“律”在此二联可以有时间、空间或其他逻辑层面上些许跳跃,如作画细描,可以左轻右重、前浓后淡,一纸内空间利用得当,笔在纸上,意出纸外。有人喜欢巧工细琢,自然也有人喜欢清水芙蓉。但如上所说,律诗中二联的美,关键有二,一是形式的对称,二是音与意的变化。两联之间,尽可能音步、句式不要过于接近,不然易显得呆板笨重。一联如果重彩,一联则更宜清淡,使整体更为和谐,且有辅有成。能在平常之中,透出深意,自然极好。如义山《无题》,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此诗颔联看似清淡平常,实是心痛至极,颈联则是与之相衬,前清淡则后重彩。简单而言就是,二联之间要有变化,成轻重之别,合阴阳之理。把文字写好看,巧工细琢是人事,把文字写平淡,却声情并茂,还得偷得几分天意。三、简单聊聊诗的其他1、诗像酿酒的坛子,坛子有特定的大小和形状,但酿酒的原料却都取自其外,经史子集都是很好的原料。写诗无非是在某个场景下以自己感受为引,取知识积累为料,都扔到酒坛里去发酵,工艺好,时机好,自然酒就好。简而言之,多读书是关键,不然有感情找不到合适的文字寄托,岂不憾之。2、诗可以是写日记,但不是记流水账,作画为了成像,不是简单的整齐排列。意贵曲,饶着说,粗鄙一点就像“拐着弯骂人”,诗就是“拐着弯发牢骚”。3、好诗的标准,就一个“耐读”。有些句子,特别是千古名句,任读不烦。现代网络发达,诗人也多,但耐读的作品相比于其人数,如沧海一粟。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写出的东西,自己先读个七八回,觉得口不酸心不累再呈与他人,或许更好。4、好的诗,很难一次写成,多有个推敲的过程。古人尚知写诗之难,今人却以口水飚诗。在修改中,最好是自己准备多个版本,或许请他人评定。如诗奴遇文宗,不也自带“推”“敲”二字?让人直接代改,简直要命,不在其境,岂知其情,意成何出,笔成何下。5、写诗不是好差事,要感情也要时机,每个人的感受和表达都不同,故而不要强写强凑,毕竟对头发不友好。6、怎么是诗,怎么才是好诗,怎么谋篇布局,怎么用字用句,技巧很多,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风格是,不要人云亦云,虽然李杜两座大山依旧在,但咱可以不做山嘛。当一片海或一条江,实在不行当条山间的溪流,关键在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和尚有话说这是和尚好友粗心酱的一篇短文。粗心酱,和尚常称其为“王撸铁”,因为他最喜健身和义山诗,他虽自比“莽汉”,其实内心细腻,独爱“西昆体”精致婉曲之风,另外他作诗甚苦,每一篇成必三易其稿,字字锻炼。正因如此,才有这篇小文,可当做是他用心李商隐诗的心得感悟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3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