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 >> 芙蓉的习性 >> 无力蔷薇卧晓枝八首著名诗词,欣赏蔷薇花多
据《贾氏说林》记载:有一天,汉武帝与丽娟在上林苑游园赏花,看见新栽种的蔷薇花,正在盛开。那枝头上的朵朵花儿,色彩红艳,形态恰似美人含笑。汉武帝赞叹道:“此花绝胜佳人笑也。”丽娟听完,莞尔一笑,就和汉武帝调侃道:“笑可买乎?”汉武帝很干脆:“可。”丽娟便取黄金百斤,作为买笑钱,买了汉武帝的一笑。从此,“买笑花”就成了蔷薇的别称。
蔷薇花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人们培育了许多不同的花色品种,历代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赋予蔷薇花的花语是爱的思念:红色的花语代表热恋,适合送给热恋之中的情人;粉红色的花语是爱的誓言,适合送给暗恋对象;白色则代表纯洁的爱,适合送给初恋。
春末夏初,蔷薇盛开,诗人们诗兴大发。英国诗人写出了“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一颇具深意的名句,那咱中国诗人呢?当然是更加高明啦,李白回忆道:“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居易赞美道:“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高骈在悠然地欣赏:“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秦观在伤感的叹息:“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歌咏蔷薇的诗词众多,笔者精心选取了其中八首著名的诗词,一起来欣赏大诗人笔下蔷薇花的风采吧:
一、《忆东山二首》其一
唐代: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
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我已经很久没有回东山了,不知道昔日那种在洞旁的蔷薇又开过几次花?
环绕白云堂的白云是否仍在自聚自散?明月堂前的明月不知落入了谁家?
东山位于浙江绍兴的上虞,是东晋著名政治家谢安的隐居之地。山旁有蔷薇洞,相传是谢安游宴的地方,山上有谢安所建的白云、明月二堂。
典故“东山再起”的东山,就是指这座东山。谢安出身于江南的名门望族,他从小就聪慧过人,神态沉着,得到了当时的名士王濛、宰相王导的赏识。
长大成人后,谢安作为王谢人家的子弟,不可避免地进入仕途。但是这位老兄觉得在官场不如意,就撂挑子不干了。他来到东山隐居,与王羲之、许询等人为友,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文,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谢安的祖父和父亲相继去世,弟弟谢万也因北伐失败而被革职,家族的政治势力开始衰退,,谢安这才决定重新出山,陆续担任一些要职。
公元年,前秦皇帝符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东晋危在旦夕。谢安镇定自若,他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并派谢家子弟的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将领率八万北府兵前去抵御。经过淝水之战,东晋军队大败前秦的军队。
当打败前秦的捷报送来时,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平静地看完捷报,就放在座位旁,也不说话,继续不动声色地下棋。客人憋不住了,就问他战况如何?谢安淡淡地回答道:"小儿辈大破贼。"直到下完了棋,客人告辞之后,谢安这才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起身的时候,发现他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初年。唐玄宗久闻李白的诗名,就召见了李白,给他很高待遇,但始终未重用李白。由于李白狂傲不羁的性格,招致了权贵们的忌恨。
李白的族叔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写道:“丑正同列,害能成谤,帝用疏之。公(李白)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
李白很想像谢安那样积极入世,建立不朽的功业,但是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又想隐居山林,获取清高的名声。
李白的这首诗就是他矛盾心理的真实反映。诗中李白以谢安自比,又用白云、明月来衬托自己的形象,那东山的白云和明月显得十分澹泊、明洁;而李白的情怀,便和这一切融合在一起了。
二、《简简吟》
唐代:白居易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
十一把镜学点妆,十二抽针能绣裳。
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
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
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
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苏家有一个女孩叫做简简,她长得真漂亮。双颊像盛开的芙蓉花一样娇艳,眼睛像柳叶一样细长。十一岁就能对着镜子试着画最流行的妆容,十二岁就能拿针自己绣衣裳,她非常有主见,十三岁就能弹奏丝竹,不肯稀里糊涂辨不清是非。
她每次都把头发梳成各种不同的款式,她走路的时候衣袖飘飘,身上带有蔷薇花的清香。她美丽的姿容和非凡的神态与别人不一样,我难以用语言去描绘。她美目盼兮仿佛带着迷人的光。
二月忽然下了重霜,桃花李花都提前掉落了。明年就要出嫁的简简,今年却不幸早逝了。简简的爹娘不要哭得太悲伤,这个简简肯定不是凡人。她恐怕是天上的仙女被贬谪到了人间,只该在人间呆到十三岁。
就像所有的好东西都不太坚固牢靠,就像天上的彩云很容易被风吹散,而琉璃也很容易破碎。
这首《简简吟》描述了一位貌美非凡、穿着光鲜、精通女红、有着蔷薇清香气息的大家闺秀的少女形象。最后通过少女的不幸过早夭折,表达了白居易对红颜易碎,世事无常,越是美好的东西越是容易很快逝去的无奈之情。
简简的爹娘听到白居易的这首《简简吟》,悲伤之心肯定会释怀不少。
简简是不幸的,她又是幸运的,白居易的这首诗,让我们知道了,有一位名叫简简的美貌可人的女孩,她曾经在人间走过。
三、《日射》
唐代:李商隐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阳光洒在纱窗上,春风叩响了门扉。独自无聊地搓弄着香罗帕,窗外春光匆匆如流水。院中空落落的,回廊四合,难以掩埋寂寞,只有一只绿鹦鹉,面对着盛开的红蔷薇。
这是一首无题诗,抒写了空闺少妇的怨情。李商隐通过对环境景物的描绘来渲染少妇寂寞的气氛。“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这句是描写春景,映射于纱窗上的明媚阳光、撼响门扉的风及院子里盛开的红蔷薇花,都表明季节已进入春光逝去的初夏。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描写少妇置身于空寂的庭园中,重门掩闭,回廊四合,除了笼架上栖息的绿毛鹦鹉和盛开的红色蔷薇花,别无伴侣。少妇的孤寂寥落与自然风光的生趣盎然,构成奇异而鲜明的对比。
诗中尽管没有直接抒述情感,但是将足以引起情绪活动的种种景物和整个环境再现了出来,蔷薇谢后,春天也就过去了,正如青春流逝,无可奈何;只闻鹦鹉之声,却不见当年之人。这就不难窥测少妇面对韶华流逝伤感落寞的心情。
全诗色彩鲜丽而情味凄冷,以丽笔写哀思,有冷暖相形之妙。这种“尽在不言中”的表现手法,体现了李商隐婉曲达意的独特诗风。
四、《蔷薇花》
唐代:杜牧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
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蔷薇的每一朵花都精神抖擞,每一片叶子都温润如玉,雨后天晴,花香飘拂,让人陶醉其中。蔷薇的花蔓援墙而长,就好像石崇的五十里锦步障那样依然光鲜亮丽,狂风之夜,蔷薇悠闲地倚在墙上,并不收拢她的花瓣。
蔷薇花,春末夏初开放,香气浓郁芬芳,它的花蔓柔软,连绵援墙而长,杜牧精准地抓住了蔷薇花的这些显著特征,描写了蔷薇花不怕狂风,不怕黑夜,仍然开放,倔强性格的特点。
诗中的第三句“石家锦幛依然在”运用了石崇作锦帷帐五十里和王恺争奢斗豪的典故,杜牧此时浮想联翩,由蔷薇花蔓援墙而长,想到石崇的锦帐,这个典故运用,使诗的意境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杜牧的这首诗,写花则抓住花的特点,写史则灵活用典,全是语气朴实无华,展现了杜牧对蔷薇花感慨万千的情怀。
五、《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绿树成荫,夏天的白昼漫长。楼台的影子,倒映在池塘中,宛若镜中美景。一阵微风轻轻吹过,水晶帘幕随之微微摆动。那满架盛开的蔷薇花,发出阵阵的清香,弥漫在整个院子中。
这首《山亭夏日》是唐朝将军诗人高骈的代表作,这是一幅优美的夏日庭院图。
在绿树如茵的庭院里,高骈悠然地欣赏着山水美景,一阵凉爽的微风吹过,他敏锐地捕捉了微风之后的帘动、蔷薇花香这些不易觉察的细节,写出“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一名句,传神地描绘了夏日山亭的悠闲与宁静。
全诗表达了高骈对夏日乡村风景的热爱和赞美,洋溢着将军诗人夏日里特有的悠然欢愉的情怀。
高骈(年-年),字千里,是唐朝后期的名将、诗人、书法家。高骈身为武将而爱好文学,他年轻时为人严谨,乐于研习兵书,又喜好文学,经常与文人雅士交往,谈论诗文及治道之理,被公认为晚唐的诸多勋臣中最有文才的一位。
《全唐诗》里收录高骈的诗一卷,共有诗五十首,人们评价高骈的诗"雅有奇藻",属情赋咏,横绝常流。”
高骈出身于禁军世家,自幼熟悉弓马,射术尤其高明。唐宣宗大中初年,二十多岁的高骈在朔方节度使朱叔明的麾下,担任灵州大都督府左司马。有一天,高骈带领手下一起巡逻时,看见有两只大雕在天空中并飞。
高骈就对众人说道:“如果我以后能发迹,就让我一箭射中双雕。”众人哪肯相信,以前箭法高明的射手能射下一只大雕,就已经被称为射雕手了,哪有一箭射两雕的人啊?
高骈见众人不信,他微微一笑,然后弯弓搭箭,一箭射去,两只大雕应声落地。众人大惊,对高骈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称他为“落雕侍御”或“落雕公”。
经过多年的东征西讨,高骈终于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大将。唐懿宗咸通初年,安南(今越南)人起义,他们联合南诏(今云南)国,驱赶了唐朝的官吏。唐懿宗虽然屡次派兵征讨,但是都没有收复安南。
咸通五年(年)七月,经宰相夏侯孜的推荐,唐懿宗任命高骈为安南都护、经略招讨使,主持收复安南的事宜。
高骈抵达前线后,迅速集结了岭南五管(广、桂、容、邕、安南五府)兵力。针对复杂的局面,高骈有的放矢,一方面采取怀柔的政策,招降安抚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另一方面武力追剿,诛杀了叛军首领,“一战而蛮卒遁去”。经过两年时间的征讨,高骈完整地收复了安南都护府的辖地,延续了近十年的安南之患终于得到平息。唐懿宗加封他为检校刑部尚书,以都护府为静海军,授高骈为节度使。
高骈在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的时候,他招募工人役夫,修筑了大罗城,这就是越南首都河内最早的雏形。安南人感念高骈治理安南的功绩,尊称他为“高王”,还为他修筑生祠,来拜颂他的大恩大德。
高骈的一个幕客,朝鲜汉文学的开山鼻祖、有着"东国儒宗"、"东国文学之祖"美誉的崔致远,曾经作了一首诗赞美高骈:“古来难化是蛮夷,交趾何人得去思?万代圣朝青史上,独传溪洞立生祠。”
六、《深院》
唐代:韩偓
鹅儿唼啑(shàzhá)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小鹅儿张开栀子一般的黄嘴巴发出吃食声,凤蝶扭动粉色的细腰在空中飞舞轻盈。
深深的院子里,诗人拉下窗帘在安静地睡眠,只有红色的蔷薇花和碧绿的芭蕉叶在相互衬映。
韩偓(年-年),字致光,号致尧,唐昭宗龙纪元年(年)进士及第,晚唐的大臣、著名诗人,“南安四贤”之一,被尊为“一代诗宗”。他的姨夫就是前面提到的著名诗人李商隐。
韩偓小名冬郎,他自幼聪明好学,作诗极有天赋。在十岁时,韩偓在宴席上即兴赋诗,他的惊人才华得到了姨夫李商隐的夸奖,李商隐特意写了一首有名的诗《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来夸赞韩偓: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偓是一位有气节、有操守的诗人、大臣,因为以不肯附“逆”而遭忌。在晚唐那种“桃源望断无寻处”的乱世,这样的“深院”似乎可以作为一个逃避之处,这种热烈的外观掩饰不住内在的冷落的境界,真实地反映出晚唐那个衰落时代中知识分子的典型心境。
七、《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代: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春天回到哪里了?四处一片沉寂,没有它的踪迹。如果有人知道春天去哪儿了,记得喊它回来,与我们一起同住。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除非问一问黄鹂。可那黄鹂千百遍地婉转啼叫,又有谁能解释它的意思呢?随着一阵微风,黄鹂鸟便悄然飞过了那盛开的蔷薇。
这是一首惜春词,黄庭坚以凄婉的笔法,抒写了对春天逝去的沉痛和惋惜,体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热爱、眷恋和追求。
黄庭坚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但是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始终保持了乐观旷达豪迈的心态,在流离飘泊的人生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词。他还是一位大孝子,给我们留下“涤亲溺器”的动人传说。
八、《春日》
宋代: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
春雨过后,芍药花洒满了雨滴,像含泪一般情意绵绵,蔷薇花无力支撑,横卧架上,惹人怜爱。
秦观的这首诗独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原因就在于体物入微而又融情入景。
秦观捕捉到了春雨“万丝”的特征,把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用照相镜头一般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春晓的精巧画面。
他通过对偶形式、拟人手法、衬托庭院的华丽,描绘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展示了秦观对自然界景物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摄取力、表现力。曲折地体现出他由于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
以上八首歌咏蔷薇花的著名诗词,诗人们写得各有特色:李白写蔷薇,是渴望成为谢安那样的英雄人物;白居易写蔷薇,是赞美女孩的甜美形象;李商隐写蔷薇,隐含了年华流逝的落寞;杜牧写蔷薇,抒发了心中的千万感慨。将军诗人高骈是一脸的悠然,韩偓是满腹的哀怨;黄庭坚在叹息哀婉,秦观在多愁善感。
好友,您喜欢哪一首呢?欢迎一起分享、讨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