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 >> 芙蓉的习性 >> 对涉江采芙蓉的两个讨论
摘要:一般认为,《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中人所采之花是芙蓉,以芙蓉之品性衬托采芙蓉人之品性。但根据古代诗词之章法,理解为采“兰”或“芳草”更为合理。弄清了这点,我们进而可以解决一般赏析中所说的“虚实结合”中“虚”与“实”之分界线。
关键词:芙蓉起承转合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里讨论两个问题。
一、所采之物为什么?
一般认为是芙蓉,即荷花。
我们在这里推测可能是兰草,或曰“芳草”:来自第二句“兰泽多芳草”。论述如下:
(一)认为采芙蓉可能是受“题目”影响
一般来说,诗的题目是一篇的中心或曰主旨所在。这是对的。然而,此诗无题目。《古诗十九首》是后人所辑,每首诗的题目都是取首句。比如《孟冬寒气至》《迢迢牵牛星》《冉冉孤生竹》等。因此,本诗是一首无题诗。于是,我们可以不再考虑“题目”,仅从诗篇着眼。
(二)从植物属性看,芙蓉不适宜采摘
从古典诗词所描述的芙蓉来看,大概有两种:木芙蓉、水芙蓉。《辞源》“芙蓉”注:“荷花的别名。其实名莲。”“木名。以别于莲花之称芙蓉,又称地芙蓉、木芙蓉、木莲。”
木芙蓉,比如王维《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
另,屈原《九歌》: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若不当自然现象颠倒讲,则亦木芙蓉。
再说水芙蓉之句,比如李白: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此诗所描述之芙蓉既然要“涉江”而采,可知应该是水芙蓉,即荷花。荷花个大,白居易《长恨歌》曰: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荷花叶大。屈原《离骚》: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因此,我们认为,荷花应该不是一种适合采摘送人的花朵,而且,采荷花这一行为也似乎与女子柔弱之形象不大协调,甚至会影响全诗意境之形成。
首句所说“采芙蓉”或为“采莲”之代称。东汉末年,五言诗初兴,形式亦多质朴,因字数限制,将“采莲“说成“采芙蓉”,也在情理之中。
且江南多采莲之习俗。南朝乐府《西洲曲》曰: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江南》曰: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因此,以“采芙蓉”代替“采莲”,大概是造成人们以为所采之物为芙蓉之因。
(三)从古诗章法结构看,采芙蓉则与传统章法不符,采兰花则与章法相符
中国传统诗歌章法结构讲究起承转合。目前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以一句为一个单位,一种认为两句为一个单位。起,可理解为引出,承,可理解为扩展,转,可理解为转折,合,可理解为收尾。以李白《静夜思》为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起”,点出看到了光。“承”,运用比喻想象与“霜”联系起来。“转”,不再看地,仰头看天空。“合”,再回到地面景象,以思乡结尾。
那么,《涉江采芙蓉》前四句可以作以下理解:
首句“涉江采芙蓉”起,第二句“兰泽多芳草”应为承,第三句“采之欲遗谁”转,第四句“所思在远道”合。
然而,一般认为“兰泽多芳草”一句为环境描写,烘托女主人公高洁之品性。然而,在古诗中,若是起兴或者烘托,即为“起”,一般应在首句。比如:
因此,我们认为首句是起,女子去江心采莲子,第二句是承,采莲子返回看到岸边长满兰花以及各种花草。第三句是转,当然这里是先承再转,即看到岸边花草,于是“采之”,然后转,不知给谁,因此说“欲遗谁”,第四句合,点出不知所遗之因,思念之人在远方。点出本诗之主旨。
二、关于本诗之虚实
弄清楚了所采之物,我们顺便提及了前四句之章法,那么,剩下之四句恰好也构成起承转合:
还顾望旧乡,(起。男子回望故乡。)
长路漫浩浩。(承。看见长路漫漫。)
同心而离居,(转。两人同心,却两地分居。)
忧伤以终老。(合。感慨估计两人只能悲伤。)
人们多以虚实结合论及此诗,即:此诗为男子所作,先假托女子之口自述采芙蓉,为虚,采之不知所遗承上启下,转至男子描摹自身思念故乡之情态与不能回故乡之无奈心情,为实。然后两句虚实不好确定,根据刚才分析前四句之思路,可知诗人采用两组起承转合。于是,可以得知,诗人应该是将前四句作为女子所唱,为虚,后四句为男子所唱,为实。
参考文献:
[1]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M].中华书局
[2]辞源编订组.辞源(修订版)[M].商务印书馆
[3][宋]洪兴祖补注,白化文点校.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
[4](清)王琦注,李长路,赵威点校.李太白全集(重排修定本)[M].北京:中华书局
[5](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
[6]余冠英.乐府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
欢迎将您的专题讲座、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与大家分享,来稿请发至邮箱gzywz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