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学点逻辑反问谬误稻草人谬误虚假两难和

发布时间:2023/2/23 22:03:57   

反问谬误

辩论中经常会出现反问: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假如你是受害者,你会有什么反应?以这样的反问进行反驳。

典型的反问谬误是:你说抽烟有害健康,可是你自己也抽烟,说明抽烟并没有危害。

事实上,抽烟是否有害健康,要讲科学。我自己抽烟,并不能用来论证,我说抽烟有害健康这句话是错的。“言行不一”是一种伦理问题,而跟逻辑无关。你可以用“言行不一”来批评一个人的道德,而无法以此质问一个人的逻辑。只要其在逻辑上是自洽的,行为并不能否定其逻辑。

看看网上一个段子:某天考生物,其中有一题是看鸟的腿猜出鸟的名字。某生实在不懂,生气地把卷子一撕准备离开考场。监考老师很生气,于是问他:“你是哪班的?叫什么名字?”某生把裤腿一掀,说:“你自己看啊。”看上去好像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其实也是反问谬误。

稻草人谬误

也就是“假想敌”,这样的谬误常常出现在观点交锋中:设立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耙子进行批判。对手的观点明明是A,可为了自己批评的方便,将对手的观点推向某个极端或贴上某个标签,说成是B,然后对着B观点大加批评。

这样的谬误在争鸣中非常多,这体现了观点交锋的浮躁,不准确地解读对手的观点,而是戴帽子、贴标签或归类,将对手的观点归类为某个公众痛恨的理念,那样就很方便自己批评了。

小明: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发展教育。

小红: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

小红就犯了稻草人谬误。

虚假两难

先看看一个可乐的段子:

李宇春和芙蓉姐姐同时掉水里,你手里有一块砖,你砸谁?

这就属于虚假两难谬误。营造一个虚假的两难困境,其实根本不存在两难,而可以有多元的选择。我手里有一块砖,就一定要在李宇春和芙蓉姐姐之间选一个人来砸吗?我不能大声高呼救人吗?我不能放下砖来救人吗?

孩子小的时候,妈妈经常会问这样的问题:以后妈妈和媳妇同时掉到水里,你会先救谁啊?爸爸和妈妈,宝宝更喜欢谁啊?这是虚假两难。官员反问记者,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老百姓说话?这也是典型的虚假两难。

“你是想死呢还是不想活了”,甚至不是两难,而是“只有唯一一个选择”,只能选择“不想活了”。

复杂问题谬误

在一个向别人提出的问题中悄悄地置入自己的倾向和结论,就是复杂问题谬误。

河南赵作海被冤枉,坐了10多年的牢。赵作海的冤情被洗清后,坐了10多年冤狱的赵作海被法庭宣布无罪释放,当时就有记者问赵作海:“你要感谢谁?”赵作海喃喃自语:“我感谢谁?我不感谢谁。”

记者问赵作海“你要感谢谁”,这就是一个复杂问题谬误,因为这个问题中已经悄悄地置入了记者的结论:赵作海一定要感谢谁,非要找出一个人来感谢一下。其实,赵作海的冤屈虽然被洗清了,可是,他坐了10多年冤狱,受了很多苦,赵作海根本就不该坐牢。这是本属于他的正义,无罪释放只是一种迟到的纠错,他无须感谢谁,他也不想感谢谁,反而会有一肚子的埋怨。

记者的采访经常会犯复杂问题谬误的毛病。刘翔打破世界纪录获得冠军,记者会在第一时间将话筒伸到刘翔面前问:你这时候最想感谢谁?其实人家刘翔最想做的是休息一下,喘口气。可被记者的问题绑架了,刘翔只能迎合记者的问题说几句“感谢国家、感谢教练、感谢家人”之类的套话。

还有,记者采访时会问明星:你究竟喜欢《红楼梦》哪一点?这样的问题预设了一个结论:你是喜欢《红楼梦》的,可是,人家并没有说喜欢《红楼梦》啊。诱导采访中,记者经常使用“复杂问题谬误”去绑架被采访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5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