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 >> 芙蓉的形状 >> 凤姐10年了,其实我过得并不好她发胖的
近日凤姐又上了热搜,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凤姐”何许人也,还在想是否是龙凤客栈的老板娘?非也,我所说的凤姐是属于80后90后记忆中的初代网红,因为“前年,后年,无人能及”等雷人言语而走红于网络。
后来,80后90后也开始慢慢步入社会,凤姐也似乎销声匿迹。对于互联网工作的我来说,后来就再也没有她的消息了。
前几年,忽然有网友爆料说,在美国的地铁上看到凤姐了。从视频中看到,凤姐胖了许多。后来,还接受了一次采访,她似乎真的过上了她想要的生活。
然而,就在近日,凤姐的一段直播视频疯传在网络上。视频中的她,说起了在美国的日子,说着说着,她落泪了。我们以为她当时终于,真的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事实上,远非如此。
她在视频中说:其实我在美国的生活不太好,移民解决不了阶级的问题。年轻漂亮、英文好、脑子灵活的人,才能找到曼哈顿指甲店的工作,很多人一辈子只能在黑人区工作。
即便有绿卡,但你没有钱,日子也过不下去;有钱没有绿卡,依旧过不下去。有些人在美国过的“连狗都不如”。
从彼时“傲娇”的姿态,到现在接受了现实的“10年感悟”,实在令人唏嘘。
而反观另外同时期走红的芙蓉姐姐,却似乎更励志。芙蓉姐姐当年因为在北大的BBS上一组照片而走红,照片中的她,姿态扭捏奇葩,刷新了人们对人体姿势的认知。
也是在近日,芙蓉姐姐又发了16年前的一组照片,并称道:
现在看到这些图片,依旧很喜欢。年轻,朝气,热爱舞蹈。从不觉得这些是我的黑照,感谢给我拍摄照片的同学们,是你们用相机为我的青春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美好印记。
过了许多年,她依旧能勇敢面对自己那段,我们认为是她的“黑历史”的过去,我们也只是会心一笑而已。
很多年以后,芙蓉姐姐的个人社交账号的认证依旧是“网络红人”。不过又多了另外一份身份——自创传媒公司的CEO。
相比较凤姐,芙蓉姐姐更像是“涅槃重生”,不仅有了自己的事业,而且人也变得优雅有气质。反观凤姐,依旧还是那个“凤姐”。
是不是人瘦了就有气质了?不一定,但是瘦下来大概率是比肥胖的时候好看的(除非是先天性五官只适合肥胖型的)。
像芙蓉姐姐一样,减肥了,也有事业了。但是去美国的凤姐为什么越来越胖了?
诚如凤姐自己说的“在美国过的其实不太好”,主要还是因为自己的经济条件不太好。这就印证了我之前所说的——有一种胖,是因为“穷”!
美国人的购物习惯相当有趣,超大购物推车里百分之九十都是盒装食品。为什么要选这么多盒装的食物呢?
最明显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东西「便宜很多」!跟新鲜蔬菜和新鲜肉品比,盒装的即食食品非常廉价。
百科资料显示了美国肥胖的资料:
年,肥胖率从13%开始一直上升,年19.4%,年24.5%,年26.6%;一直到年的35.7%,而且以后的每年,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攀升。。。
而为什么肥胖率在不断的攀升,又和经济能力挂钩呢?
这又要从美国的食品工业说起,它的食品工业极其发达,可以达到“万物皆可速冻”,不管是糖类、蛋白质类、就连维生素类食物都是可以速冻的。
这些速冻食品比新鲜食品更廉价,却加入了更多的人工添加剂,比如盐、糖类、化合物等。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降低了,热量增加了。
所以也就出现了,上面摘文中的描述一般,盒装速食品,更受到“穷人”的选择,所以这部分人有更多的机会会摄入更多的热量,继而引发肥胖问题。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到现在依旧有很多人依旧这么认为,“胖等于有福”。然而你,在美国却恰恰相反。
在纪录片《食物工厂》中提到一个现象,体型在美国甚至可以体现自己的社会阶层。那些高热量的食物(如汉堡、膨化食品、油炸品等)在很多人眼中,是属于低品质的食物。
而那些新鲜的高蛋白、优质脂肪、维生素的食物都较为昂贵。而除了饮食,有经济能力的人,还可以去参加各种运动,可以办健身卡。这对低收入群体来说,是较难承受的,
经济学人:穷孩子越来越胖,富孩子越来越苗条
这种现象,其实不仅仅是在美国这样,在世界各地亦是如此,在我们国家也是如此。
埃及是全球肥胖率第一的国家,年的数据显示国人每3人就有1人肥胖(BMI超过30)。
据美联社报道,埃及总统塞西还曾公开抱怨街上的肥胖民众怎么这么多?要求国人多多走路、管好自己的身体。
其教育部长也提议,在开罗地铁坐10站的学生要提前2站下车,再步行到目的地,当作一种锻炼。
埃及总统塞西结果可想而知,这番斥责引来许多反对者的批评,大喊「人民买不起蔬菜水果,只买得起垃圾食物」,并质疑塞西歧视过重族群,要求国民减肥根本是「肥胖羞辱」。
撇开政治不谈,反对者的话确实透露了一桩残酷的事实:肥胖与贫穷挂钩的现象正在全球普及化。
经济学人指出,肥胖的根本原因与贫穷有关
去年,《经济学人》刊载一篇标题为「随着有钱的孩子迈向苗条,穷孩子却越来越胖」(Asrichchildrenslimdown,pooronesaregettingfatter)的文章,指出英国伦敦南部坎伯韦尔格林(CamberwellGreen)盛产最胖的孩子,10~11岁的儿童当中有一半超重或肥胖,平均身高的男孩标准体重大约35公斤,但他们都超过40公斤。
文章描述,生活在坎伯韦尔格林(CamberwellGreen)地区,很难逃脱垃圾食物。超市和公车站贴着汽水和汉堡的广告海报,报纸摊的门口陈列甜食和洋芋片,甚至是教堂的大厅中也有设置零食自动贩卖机。
反观不远外的德威村(DulwichVillage),居民的平均收入是坎伯韦尔格林的2倍,只有五分之一的孩童属于肥胖类别,德威村也是英国儿童肥胖率最低的地区。
贫富家庭儿童肥胖率的差距正在扩大
回顾上述两地从年到年的儿童体重变化,发现在这6年中,儿童肥胖率分别呈现出上升10个百分点和下降2个百分点的变化趋势。
文章分析背后的原因就是人均收入较高的德威村,有钱人或受过良好教育者能够维持积极的健康生活型态,例如在家自己煮、健身运动,围绕在提倡环保、健康的氛围下。
相反的,中产阶级以下或贫穷地区的民众,大人或许还在烦恼着水电费和租金问题,不太可能每天张罗健康的晚餐、加入健身房会员,小孩子也更容易接触到垃圾食品。
当然,这只是一种统计归纳出来的现象,不代表有钱就一定窈窕、没钱就一定会发胖。就像我上文举例说的你以为“有钱有闲”就能瘦?李湘一个月仅伙食费7万,也没瘦
肥胖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饮食环境、居住环境、压力、心理状态等,而经济能力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
当然,还有因为个人的意识问题,就像《食品工厂》中的那位胖哥哥所说,自己吃那些汉堡、膨化食品的时候,甚至是给孩子买了之后,根本没有意识到长期吃这些食品是不健康,会发胖的。
虽然就目前而言,我们很多人改变不了现状,但是肥胖问题如果不是先天性的基因、疾病等因素,只要有足够的信心,管理好自己的饮食、加强运动锻炼,瘦身健康完全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