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文徵明徐悲鸿张大千60多件经典名作今

发布时间:2023/4/9 11:55:44   
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

今日,“自然的吟唱——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花鸟画艺术展”开展。文徵明、朱耷、徐悲鸿、张大千……60多件经典名作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亮相。

“不愁明月尽,自有暗香来。”美丽的花鸟传达着自然的气息,寄托着人文的意志,在金秋时分,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寄情山水、欣赏自然的独特去处。

怪鸟凝神

梅枝坚忍,竹枝倔强,菊枝高傲。每一朵绽放纸端的花都表现着画者的情志。

展览以朱耷的《荷花鹭鸶图》“开篇”,浓密的荷叶间点缀零星几朵白荷,一只呆鸟立于危石之上,一种荒凉而落寞的气息迎面而来。与之并列的是朱耷另一幅《鹭鸶蓉华图》,深潭边,枯荷下,一只翻着白眼、缩着脖子的怪鸟站在寒岩上,似乎不解地凝视着画卷之外的世界。

“八大山人”朱耷是明朱元璋之子宁献王朱权九世孙,作为明皇室子孙,他有着国破家亡,落发为僧的独特经历。而他也将满怀愤懑注于笔端,他就是画中那只疲倦、无奈,充满困惑的怪鸟,在笔墨之中排遣着孤傲的心绪。

“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的《层雪锻香图》同样吐露着绘者的心声。盘根错节、饱经风霜的老梅,迎风而立,严寒中流露出悲壮的“神色”。而其间几根新枝挺然直上,开出些许新花,预示着春的消息。

乾隆二年,高凤翰55岁。这一年,他的右手因病残废,为此他改用左手苦练书画,连号也改做“后尚左生”。这幅画,正是他在乾隆二年左手所作。苦寒中傲然不屈的老梅,是否也是他此刻心境的写照呢?

九艳绘秋

“山气花香无著处,今朝来向画中听。”行至展览第二单元“画中听香”,一幅繁丽明艳的清代宫廷画作《九秋图》,一洗此前文人笔墨的“清寒香气”,体现出别样的“富贵花香”。

钱维城是乾隆皇帝最欣赏的宫廷画师,乾隆皇帝共收藏他的画作幅,而其中就有这幅《九秋图》。画作从右至左依次绘有海棠、紫茉莉、百里香、长春花、菊花、紫雪花、桂花、蜀葵、龙胆等九种秋天的花卉。

乾隆皇帝对这幅画作喜爱的到了什么程度呢?不仅为画面上的每一种花都题诗一首,还将此画收入《石渠宝笈》,画面上钤印了“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等印。在手卷的玉质“别子”上还刻有“乾隆御览之宝”描金的六个字。

无独有偶,另一幅民国时期9位海派名家共同绘制的《九秋图》也在展览中展出。这幅画作,王震题跋,金梦石绘牵牛花,金寿石绘芙蓉,郑集宾绘金灯花,柳滨绘秋海棠,吴微绘桂花,汪琨绘雁来红,王震绘秋葵,丁宝书绘菊花,赵云壑绘鸡冠花。

“九秋风露九秋花,秋色斑斓夕阳斜。”秋天是丰收的季节,而《九秋图》的题材,这是人们对这个丰盛的、收获的季节美好吟咏。

指画荷花

“洗却浮华出世尘,屡从明月悟前身。一篇秋水临波诵,不数陈思赋洛神。”荷花最能体现清洁自持的心境,展览中也不乏咏荷绘荷之作。

“家无杨荷花,必是俗人家。”这是清末的一句时谚,而其中的“杨荷花”指的则是当时公认善工荷花的著名画家杨建屏。据传,杨建屏极爱荷,他有习惯,每日清晨去观察荷花的形态,但每天画荷时间不能超过两个小时。有人问缘由,他说,“作画贯注神力,此时神气不足也。”为怕损伤画作的气韵,即便有远方来客乞画,他也决不再作。

“自然淡淡疏疏,何必重重叠叠。”这是他自己在荷花图上提写过的创作构图技法,而这种理念也体现在本次展览中他的作品《墨荷》之上。

而展览中一幅《指画荷花图》却是众多荷花作品中的一个“异数”。这幅画的作者是清代刘锡龄,由于他晚年双耳皆聋,因此改号“聋道人”。这幅画作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使用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种十分特殊的技法——“指画”完成的。指画在中国的发端可上溯至唐代,清朝达到发展高峰。画家用手指、指甲、手掌代替传统工具毛笔,蘸水墨或颜色,在纸上作画。取“不为笔所累”之意,别有一种特殊趣味。

而刘锡龄则是“聋派指画”的“开山鼻祖”,他的画作曾在年的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得了金质奖章,是让中国画走向世界的“前人”。

花语祈祥

希腊神话中,爱神在诞生时创造了玫瑰,因此玫瑰成了爱情的象征,这也许也是西方“花语”的初始。而中国也有自己的“花语”,它们在文人画中,民间的图案里,述说着真情、心境或美好的祈愿。

一幅明代的《五瑞图》绘着五种象征吉瑞的美丽花卉,借助花语表达美好的心愿。旧时在过春节时,家里常常挂上一幅这样的五瑞图,祝寿祈福求平安。象征在新的一年里长寿无忧,子孙昌隆,家基稳固,百事平安。

另一幅明代的《荔枝鸣禽图》同样以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吉祥的寓意表达,诉说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愿望。画面上,鲜红的荔枝树上,一只白色绶带鸟飞来枝头昂首名叫。荔枝寓意“大吉大利”,绶带则隐喻着“长寿”。

清代李鱓的《秋葵鸡黍图》则用“花语”表达着对生生不息的追求。秋葵又叫草芙蓉,是锦葵科多年生宿根花卉。它适应性极强,生命力旺盛,硕大鲜艳,繁盛不息。而“鸡”的意象在传统文化中更是内涵丰富。古人认为鸡是“五德之禽”,文、武、勇、仁、信,画中的鸡正代表着画者对成为“足金”之人的追求。

服务信息

为防疫情,国家典籍博物馆在保持入馆预约等防疫措施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众多展览的线上语音导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1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