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图文为作者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文:温州旅游体验师陈安生。图:温州旅游体验师林鸿麟(零碎伯伯)。透过弧形的石门可以看见里面围护着一片古老的村居,土木结构的老屋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显得很陈旧了,但它们依然维持着最初的规模,紧紧倚靠在一起,乌黑的砖瓦,断朽的梁木,似乎都在述说着一个永久流传的故事,一个人与自然的故事。她就是--永嘉楠溪江畔的芙蓉古村落。芙蓉村位于楠溪江中游西岸,北离岩头村约1公里。据陈氏族谱载,始祖陈忠从河南开封迁瑞安长桥(今瑞安市场桥)定居,宋太平兴国年间(-),九世祖陈拱偶尔经过这里时,因见此处土地肥美、水草丰茂,就从瑞安长桥迁来定居,并逐步形成血缘村落。又因村西南有山崖形似芙蓉三冠,赤白相映,遂以芙蓉为村名。村落距今已有多年历史。相传南宋末年,元军南下,直入温州。宋进士、秘书省校勘兼国史院编修陈虞之响应文天祥的号召,“率族拒敌,困岩三载”,终因弹尽粮绝,率部跳崖,壮烈殉国。现在的芙蓉村族谱上还记载着这件事情:“元兵至温,公与族侄规公,率子侄、乡人千余,迎战于绿嶂,退登芙蓉岩,据守三载。戊寅闻帝溺死……时,从死者八百余人,被虏者五十余人。闻者莫不涕泣崇祈。”元兵进村以后,纵火洗劫村寨,芙蓉村遭焚毁。直至元惠宗至正元年(),芙蓉村才得以重建,现在的芙蓉村仍保持六百多年前的聚落规划面貌。今年秋天的一个双休日,我跟朋友一起慕名游览了永嘉这个美丽的古村落。上午9点多,我们一行4人风尘仆仆踏进古村。展现在眼前的古村,建筑风格朴实,既没有多少深宅大院,也很少有雕梁画栋,房屋全用卵石原木构筑,却显得更加地朴素真实,自然明朗,野趣天然。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东。四周用石子砌成的寨墙,长余米,高2米,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芙蓉古村按阴阳五行上的“七星八斗”来布局,东面寨墙正中建八字形重檐门楼,是芙蓉村的正门。两边稍远处开二小门,寨门内建谯楼,可观望四方。其余三面开五小门。南门型制为楠溪江常见的石券门,门边寨墙以原石砌筑,粗犷厚重。村内引溪水沿寨墙、道路、民宅布置众多的水渠,迂回于宅边道旁,供村民洗涤、防火之用。村中心最大的水池——芙蓉池东西长43米,南北宽13米,俗称大斗,在如意街南侧,水映“芙蓉三冠”。池中央偏东建芙蓉亭,是个两层楼阁式歇山顶的方亭,池子的南、北两岸都有石板桥通达亭子。村内有九条街巷,五纵四横。主街如意街,长米,宽2米,东西走向,中心铺砖,两边嵌石条,道路、水渠都是结合散布的“星”“斗”而形成系统。向导介绍说,布置“七星八斗”,意在纳上天的星宿,企望后辈簪缨迭出,子孙发迹。走在村子的小巷里,给人一种很奇特的感觉,一排排鹅卵石、一级级台阶、一座座门庭、斑驳的墙面,引起我们无尽的遐想。村西北角有一大宅邸,称为“司马宅”,为清乾隆十五年()当地富户陈士鸾所建。三座四合院并肩组合,各有自己的门,院子间有夹道连通,从正门到屋子阶前宽18米,划分为几个大院落。总面宽达70米,有15个中堂、6个天井、24个道坛、58间房屋,兼有花园、池塘、水井,占地平方米。整个住宅显得开敞、亲切。坐落在东门内如意街北侧的陈氏大宗祠,格局严谨,形制完备,是芙蓉古村建筑中的精华。宗祠建筑坐西朝东,前面有一个大院子,院的南北各有一门,南门叫“光宗门”,北门叫“耀祖门”。院子的前方开有一方小池,叫“相承池”,宗祠的正厅上方高悬着许多功名牌匾,其中大堂正中的最上方为“状元及第”匾。此匾系竖匾形制,结构和用材十分考究,红底金字。中间镂进寸许深,上镌“状元及第”四个大字,两旁有“同治七年岁次戊阳月吉旦”“裔孙陈桂芬敬立”字样。字上方浮雕龙腾青云图案,左右与下方是云彩图案,寓“青云直上”的之义。芙蓉古村风景秀丽,文风鼎盛。芙蓉《陈氏宗谱》载,族人中考中进士、举人、生员的34名,历代在京任职有18人,世称“十八金带”。如今,村里还珍藏着“十八金带”容图、玉笏、朝服及祭品、圣旨、金瓶、匾额等。此时,我漫步在古村的小巷里,一边行走,一边沉思:一个僻壤,一个柔弱的小村,一群文弱的人,骨子里却有其坚硬的一面,含而不露,当家国危难之际,放下手中的书卷,走出明净的书房,用缚鸡之力的双手拿起兵械抵抗外辱,真是不简单呀!看到这,想到这,一种对古村先辈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