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刘长卿活在唐诗中的冤大头

发布时间:2023/5/14 18:46:27   

唐诗走到大历年间,突然遇上一个大大的坎。

从公元年开始,王维死了,李白死了,高适死了,没过几年,杜甫和岑参也死了。众星殒落,而韩愈、白居易、刘禹锡等,要再过二十多年才会登上文坛。这时的唐诗好像突然就停顿了,这个坎迈不过去,大唐诗歌的簿子上,眼看就要留下几页空白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冒了出来:我不还在吗?我正写着呢!

哗!天空一下子亮了!

吼这句话的人,叫刘长卿。当时名头不算大,但他见过李白这样的大咖,还为李白写过一首诗: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

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刘长卿《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说起来都是泪。刘长卿写这首诗时,刚从长洲的牢里放出来,在贬往潘州南巴(现广东电白)的路上,李白呢,在流放夜郎的路上遇上大赦,于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颇有些劫后余生意气风发的样子。看看刘长卿留给李白的这首酸楚捎带悲辛的诗,难以想象天马弗羁的李白会怎么安慰刘长卿,能想象的是他们二人分别时的样子,一个是意气风发渐行渐远,一个是步履蹒跚踉跄前行。

他们这个样子,多像是颓靡已尽的盛唐和裹足不前的中唐啊!

中唐是“安史之乱”后的一大片废墟,几乎所有的诗人都没逃过这场浩劫,就算劫后余生活下来,惊吓之余,不是张皇失措,就是张口结舌,再也发不出正大堂皇的盛唐之音。而曲调一沉,满堂尽是苦、酸、悲、辛的消沉之音。

为中唐诗歌起步定调的人,就是刘长卿。

刘长卿影响最大的一首诗,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首诗很有名,既简洁又丰富,小架构里塞满了大内容,满满当当又井然有序。写这首诗时的刘长卿,正在贬谪途中,傍晚时分投宿于一个贫寒的民舍,躺下不久,便在狗吠声中,感觉到屋主人在风雪夜中归来。他想到自己此刻的处境,顿时生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这样的飘零、这样的身世自哀,正是中唐诗歌初期的基调。刘长卿为我们描述的,是那个破落而凋敝时代的背影。

这样的感叹,在刘长卿的诗歌中不断地延续: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刘长卿《听弹琴》

我喜欢这样的刘长卿,一首诗里能装下一个秋风,一个在寂静的山岭隔断了尘嚣,沉静如水的秋天,而七弦琴上传出的,是捎带着秋寒的松风。秋天与七弦琴相谐相生的世界,是诗人听到的世界,也是不为“今人”所爱,自己却恋恋不忘的世界。这样的孤独寂寞,如同诗人自己营建的城堡。

诗人一旦沉浸在自我的世界,真的有那么一点难以自拔的况味: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这样让人发呆入迷的山水画图,完全没有半点人间的烟火气了,而那个带着斜阳归去,把森森青山都甩在身后的人,究竟是那个叫灵澈上人的诗僧,还是刘长卿自己呢?被俗世的烟火熏得眉焦毛燥的刘长卿,多想在这样的画图中静一静,再静一静呀!

即使是生在唐朝这个辉煌映天的时代,真正怡然自得爽翻天的诗人几乎是找不到的。他们不是有这样的不如意,就是有那样的很糟糕,而刘长卿的遭遇,却比这些糟糕的诗人更糟糕,他是唐朝诗人中最大的冤大头,啥事也没有,却被别人整得坐了两回大牢,而且是以贪污犯的罪名!

刘长卿如果不想当官啥事也不会摊上。但他没进官场就开始了倒霉生涯,开元二十一年考取了进士,没等放榜呢,安禄山杀到长安来了,逃!一直等到唐肃宗登基,他才谋到长洲尉的职务,他官当得正,不久就代理了海盐县长,因为为人太正直,被一个叫臧仓的人举报贪污公款,直接下狱。过了些年他担任鄂岳转运判官,仍是一副刚直正气的老样子,结果又得罪了顶头上司,鄂岳观察使吴仲孺想整刘长卿,发现上次海盐那边诬他为贪污犯这招最好使,因为朝廷最恨的就是贪污犯,他连草稿都不打,直接在上次的诬告上把数字放大数百倍,变成一个特大型贪污犯,再次把刘长卿打入大狱。幸好遇上好心人,把他从狱中捞出来,马上又被贬为睦州(现浙江淳安)司马。

诗人的缺点是会在不同的时间渡过同一条河流,相同的错误会多次重复地犯。比如刘长卿,认理不认人,谁都敢顶,谁都不放眼里的毛病,跟了他一辈子,对手们挑他的毛病,整他的事,后来连新花样都不用,就用现成的老套路,把刘长卿一整一个准。所以刘长卿的一生,除了被判贪污坐牢,就是贬官,天南地北地到处奔波,在哪个位置落下来,也是挨整。刘长卿自负“五言长城”,对自己的诗才,在他那个时期,完全是目空一切,但才华再高又怎么样呢?你心里不服又能如何?还不是泥巴似地给人捏来捏去!

天生一块被人捏的泥巴命,刘长卿能干什么呢?他只好接着写诗!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又是悲音。同病相怜的两个倒霉鬼,凑一块儿又要分手时,看着他一片孤舟消失在青山万里的茫茫征途,心里好一番惆怅,好一阵难受!

刘长卿与亲人的相互酬唱,也是满怀辛酸: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

李穆是刘长卿的女婿,他要去探望被贬至新安(安徽翕县)的岳父,并从浙江桐庐逆江而上,行前,给刘长卿写了这样一首诗:

处处云山无尽时,

桐庐南望转参差。

舟人莫道新安近,

欲上潺湲行自迟。

刘长卿看过此诗后,写了《酬李穆见寄》。中国的男人一般都不会在女婿面前叫苦的,刘长卿倒是毫不遮掩,有话直说。又是为女婿一路跋涉而感动,一边还在感叹自己贫寒孤苦,不能好好地招待远来看望的女婿,心中生愧。

让一个诗人窘迫如此,唐朝,你真的很好吗?再看他的《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刘长卿的五言是出了名的好,把这首七律写成唐诗中的精品,也是了得!这是他第二次坐大狱后被人捞出来,在贬谪睦州司马的路上,经过长沙时,到贾谊故居凭吊时写下的。时值秋冬之交,气氛有些肃杀,面对这个遭遇与自己相同,一生不得志最后郁闷而死的贾谊,刘长卿悲从中来,感慨万千。特别是“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句,直说汉文帝是有道明君,爱重人才,对贾谊尚且如此,我遇上“湘水无情”,那还有个好啊?满腔悲愤,几乎能听到他从肺腑冲出的吼声!

刘长卿写完了诗歌,中唐便没他什么事了,他卒于公元年前后,活了七十多岁,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一成年便是“安史之乱”,暮年时还赶上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军杀得暗无生日,刘长卿只得弃官避难。他一生离乱,受人谗害坐过两回牢,被人欺负遭两回贬谪,饱受不公、郁闷、贫穷的折磨,怀抱难伸。但他在盛唐至中唐转折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关键的节点上,承前启后,撑起了唐诗的一片天空。凭着过人的才华和努力,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6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