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李商隐夏日板桥晓别最幻美又最真实的离

发布时间:2023/6/23 17:02:04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唐朝李商隐《板桥晓别》

在解读李商隐板桥晓别之前,先解读其他几首别离诗。汉朝《留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征夫怀往路,起视夜何其。参辰皆己没,去去从此辞。”

这是一个丈夫行将告别妻子,踏上遥远戍边之路,在最后一夜和妻子温存。其实也非常残忍,这一晚上睡得并不安稳,经常男人起来看天色,他是怕误了赶路?早上有人集体约行?看到早上星星都沉落,天空发白,他还要再一次辞别妻子。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生当复归来,死当长相思。”

我肯定不认为这是苏武写的。苏武不是征夫,他是汉朝使节,40岁的时候出使匈奴,是有相当一段时间够他和家人来做离别心理调适的。他们比普通人有优渥的安全感。这首诗是普通下层夫妻的离别,年龄在青年而非中年。

而且这是表达男性的感触,希望妻子坚贞在家里等待,而自己可能生还可能不。站在男性的对面,这世界的另一半,我看到的是残忍。

因为这里的妻,在标题和文本中出现,只是为了衬托男人的慷慨壮烈。她像木偶像背景隐在幽暗的光线里。正是“结发为夫妻,所以恩爱两不疑?”,女子就可以承受你离别前种种失态?一会及时行乐,一会彻夜不眠,一会握手流泪,一会大喊保重?不过作为民歌是可以接受的,那多半是宣泄。如果真实的场景是如此,只能说表演状态太浓,或者他本身轻狂。

将离未离之时,会有心情的种种波动,但传统中国人是会将感情内敛化的,尤其是夫妻情人之间,没有多少人能够像林黛玉不愁吃喝,在你面前以掉眼泪为日常之一种。越是感情深的人,越会掩饰,避免自己和对方陷入尴尬。虽然唐朝的人如白居易泪腺发达,连好友元稹的每次离别,他都在哭,但大抵是在有酒对饮的时候,或者在信里。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宋朝柳永《雨霖铃》

长亭送晚,他和情人离别,最有可能是对方忍不住哭,作为男性也控制不好情感,看见对方楚楚落泪,也只是无语凝噎。但是这里有个不好说的悖论,如果只是情人关系,而你如果不给承诺,人家凭什么来送你找虐吗?如果是夫妻关系,往往丈夫会顾忌妻子和家庭的状态,不会刻意在码头做洒泪离别,就算离别也是期望和祝福多,因为愿景在将来。

说了这么多,我是为了解读李商隐的《板桥晓别》,它的幻美与真实。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这是船已经在水中间的早晨,站在船头去看渐行渐远的码头和城市,那城市建筑的剪影落在早上天水里。这是一个浩大壮丽的场景,唐朝的高城有多高,并不清楚,但这个”高“字真是古今贯通,你去长江看一下早晨城市落在水中的倒影,水色轻烟,已经如梦如幻。

而岸边的码头上长亭正一线压在水边,那窗户洞来,里面站着一个送别的人。水里也倒映着她。如果她是为送行特地穿上鲜艳的衣服,她就像一朵朝霞的荷花,只是离你越来越远。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如果这首诗不是标明《板桥晓别》,用一个题目,落实到人间,这首诗是可以当仙境神话故事来讲的。高城晓河,是天上的宫阙和银河,仙女在仙云缭绕的河上推开窗户,仿佛瑶池阿母绮窗开。她看见了什么?

一:她看见仙人将乘着鲤鱼归去,那河边的荷花在雨后的早晨楚楚动人,仿佛因为舍不得陪伴的感情,而无声落了一晚的泪,那凋谢的荷花就是昨夜的泪水呀。

二,她就是那芙蓉仙子,因为心爱的仙郎要走了,她掉了一晚上的泪。而且这个芙蓉仙子是留守型的,她因为各种原因只能待在原地。

这是这首诗的幻美。

但是李商隐点名了是人间的板桥晓别,而且是以一个离开人的眼睛看待这个场景。这个人是谁?

第一个,是妻子。李商隐因为进士及第所以娶了王茂元的小女儿,两个人感情非常好,然而李商隐也不是吃软饭的,虽然恩爱缠绵,但还是为了事业家庭要拼搏,功名是现实需求也是男儿梦想,他也是这么做的,他结婚后一直奔波,和妻子聚少离多,水仙欲上鲤鱼去,是他的愿望,长年在舟船之间,是他的现实。

妻子小他十岁,为了他,这个曾经是豪门的娇小姐,本是云屏无限娇爱睡懒觉的小姑娘,京城的春天寒气重,却愿意为他早起,侍候他的生活和工作,在他远行的时候替他打点好一切,冬寄衣裳,独立抚养两个孩子,每次出远门都殷殷送行。他们之间是夫妻为了生活的默契。

但是李商隐知道,她心里并不肯他远离,只是这份情怀断不会刻意妆娇示泪,她不得已哭过,李商隐知道。在昨夜的怀里,或者是他无意窥见的背影。他知道。他们断没有刻意地做生离死别状,反而是这种知道。比《留别妻》更加有夫妻的感情。每次的离别都会有泪的,但不是在码头嚎啕大哭,执手泪眼。恩爱离肠两心知。

这是这首诗的真实。

第二个:李商隐的最梦幻深情的前女友。就是那个不能和李商隐结婚的道姑,一个准仙女。

这是李商隐的流连。两个人在人间的未来并无交集,最后一次李商隐离开,他心里回头了两次,回头去看越来越远的仙城,那星沉海底雨落河源的地方,她在窗户内无声送别,或者是以沉默的背影,或者是连影子都不露出的空寂。

但是李商隐的心再三流连,一个欲上不上,那是知道最后的昨夜,最后的深情,是她的无声泪水。

第三个,我不知道是谁考证的,说在开封的板桥边,李商隐送走了年轻有才华的诗人李郢,用水仙比喻他,并且顺带点出了李郢的情人。其实若是送友人,还不如说是写给温庭筠,两个人年龄相当,温庭筠又最钟情荷花,惟有荷花守红死,倒是可对应这句一夜芙蓉红泪多。

但是我是倾向这首诗应该是以自己的妻子作为蓝本的。既幻美又有真实感,《留别妻》和柳永的《雨霖铃》未必能打动我,因为经不得推敲。

李商隐的这首离别,却是让人读了又读,有别离,有徘徊,有知解,有体恤,有无奈,有幻美,有风韵,还可以无限脑补场景。

比如昨夜是否下雨?那红泪是否指凋谢的荷花?

初衣胜雪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1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