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王昌龄送辛渐,写了两首诗,只有一首成为佳

发布时间:2024/12/22 14:34:57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所做的送别诗,由两首诗歌组成的组诗,作者采用倒叙的写作手法,送别的时刻写的一首收录在部编教材中,其实,在头天晚上他就写了一首,但没有出名,主要写了头天晚上在芙蓉楼为友人辛渐饯行时的情景。原诗赏析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二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字词翻译芙蓉楼:原名西北楼,登临可以俯瞰长江,遥望江北,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后改名芙蓉楼,大家可以理解为酒楼(酒店),寒雨:就是秋末冬初时节的冷雨。连江:雨水和江水连成一片。吴:古代国名,江苏镇江一带为三国时吴国所属。平明:天刚刚亮的时候。客:指作者的好友辛渐。楚山:楚地的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这里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和吴有异曲同工之妙。孤:独自,孤单一人。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比喻纯洁的心。玉壶,道教概念,专指自然无为。丹阳:在今江苏省西南部,东北滨长江,大运河斜贯,属镇江市。楚云:指楚天之云。原诗翻译这组诗词的大概意思是: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了吴地,天刚刚亮送走了好朋友,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如果你到了洛阳,洛阳亲友问起我的有关情况,就请你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其一)放眼望去丹阳城南阴雨茫茫;丹阳城北,只见楚天层云深深。芙蓉楼上送你离去,心情悲愁,想要喝酒却因为送行不能尽兴地喝。四周一片寂静,对着寒冷江天,只有高悬的明月照我心。(其二)佳作赏析第一首写的是天蒙蒙亮送别朋友时,临近分别所写,第一句“连”和“入”写出了秋雨连绵不觉、无声无息的特点,以环境描写开头,用来渲染离别是暗淡的气氛,写出了作者的不舍和凄凉的心情。展现了即景生情和寓情于景的写法特点。第二句“平明”承接上句的“夜”,这个时间很紧,离别显得仓促,夜来,早走,令人遗憾,既写出了楚山的孤耸,也写出了自己深深的孤独,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后两句写出来作者与好友分手之际,对友人的嘱托,最后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玉壶自比,表达了自己会因为官场上的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志气,同时也写出了自己开阔的胸怀、加强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作者在写这组诗时,正处在因不拘小节,遭到一般平庸人物的议论,几次收到贬谪。第二首说的是头天晚上诗人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时的情景。还是先从环境描写入手,“秋海阴”、“楚云深”这样的景色描写,同样写出了作者悲凉,孤独、苦闷的心情。开头两句是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到诗人站在丹阳城的高楼上,远望观景,江水茫茫,烟波浩渺,楚地的天空也布满了阴沉沉的云,就是诗人当时心情的写照,对于明天的不确定,心里蒙上了一片阴暗。第三句:诗人在高楼为客人饯行,依依惜别,心中无限酸处,甚至连酒都不能多饮。最后一句以景结情:寒江寂寂,惆怅如不尽之江水;明月高照,友情像明月一样的纯真。全诗融情入景,以景结情,最主要的是抒发自己和朋友的情谊。诗人风采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和李白、王维、岑参是好友,有“七绝圣手”和“诗家夫子”之称,祖籍,在今山西太原。他以边塞诗人著称,他是边塞诗歌的鼻祖,但他留存于世的诗歌当中,有近4分之1是送别诗,他的送别诗没有常见的哀怨,有的是对心中理想的执念,显得的大气而有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头晚写的诗可能不太满意,心想:“不好,太平淡。没有意境”,于是就另写一首,就是这一首,就是这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让我们对作者有了更多的牵挂,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辛渐也成了不是名人的名人,这个和汪伦有的有的一拼。我是李老师讲阅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2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