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治女性白癜风好 http://www.csjkc.com/诗词中的那些家国情怀作者:读裁者黄远辉,专注人文历史,质量标准,知识产权推荐阅读书单:《戴老师魔性诗词课》《美得窒息的宋词+诗经+唐诗》《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一卷大唐的风华》《一剪宋朝的时光》《六神磊磊读唐诗》《唐宋词十七讲》《唐宋诗人的诗酒江湖》《人间词话》赵翼(清代文学家、史学家,乾隆二十六年进士,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题遗山诗》最后两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次,让我们来看看诗词中的那些家国情怀,这些猛人是真的“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在中国文化史上,唐宋两朝给我们留下了震铄古今的唐诗、宋词,至今仍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国家动荡之际,最盛产爱国诗人,比如安史之乱后的杜甫,靖康之耻后的双子星陆游和辛弃疾等。《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诗词,大家一般认为是恋人白头偕老之意,但其实说的是战友情。“死生契阔,与子成说”一句,毛《传》训“契阔”为“勤苦”,郑(郑玄)《笺》则发挥其意,谓“从军之士,与其伍约:‘死也、生也,相与处勤苦之中,我与子成相说爱之恩’(沙场上军士之间相互勉励约定相互救助的盟约。不管遇到什么危难,我们都不要独自跑掉而不顾对方)。战友之间这种共赴疆场,生死不离的情怀,穿过千年岁月,流淌至今。说到家国情怀,就不得不提初唐、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边塞诗的四个代表人物是高适、王昌龄、岑参、王之涣,他们四个与李白、王维等一帮牛人交往深厚。特别是王之涣、王昌龄、高适三人,经常在一起喝喝小酒,听梨园女子奏乐唱曲,她们唱的都是当时最流行的诗。有一次,梨园女子唱曲,王之涣的一首《凉州词》技压全场,令王昌龄、高适拜服。《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他写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让谢婉莹为之倾倒,于是取笔名为冰心。李太白一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对王昌龄的深切怀念。王昌龄的边塞诗,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绝,亦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情。《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乱,写下不朽的《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好一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好一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靖康之耻之后,北宋南宋之交,44岁的李清照带着疲惫的身躯押运15车书籍器物南下,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于建炎二年(年)春押抵江宁府。建炎三年(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独自弃城而逃。三月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金石录后序》)。舟过乌江楚霸王自刎处,李清照有感而作《夏日绝句》以吊项羽,以项羽宁肯一死,引颈乌江以谢江东父老的壮烈史迹,对南宋统治者进行讽喻。赵明诚堂堂男儿,家国情怀尚不及李清照区区一弱女子,让人感慨。《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纵观陆游之一生,集诗人、史家、书家、武者于一身,是文武全才。陆游生于乱世,“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奔窜”,在父辈们爱国情怀的熏陶下,成长为一位坚定的爱国者。陆游的《金错刀行》一诗富有画面感,将陆游忠君爱国、浩然正气的形象展露无遗,特别是最后一句“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尤其能砥砺人心,道尽南宋文人之傲骨。《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乾道(南宋孝宗赵眘年号)八年(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的聘请,从夔州(今四川奉节)赴南郑(今陕西汉中),担任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陆游到任后,曾多次奔走于前线视察军情,投身于收复失地的准备工作,还提出了自己的军事主张:“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汉中)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宋史·陆游传》)。乾道九年,陆游已经48岁,奉调摄知嘉州(今四川乐山),他根据在汉中的那段经历和感受,写下这首《金错刀行》。此外,陆游的另外两首诗词——《诉衷情》《示儿》,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作,道不尽的家国情怀。《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除了家国情怀,陆游与表妹唐琬的爱情故事,也令人闻之伤心,唐琬是陆游一生的痛。陆游二十岁时,迎娶表妹唐婉为妻。婚后两年,唐婉都没能给陆家添丁,这是陆母强拆这对鸳鸯的导火线。最终,陆母下令,强逼陆游把唐婉逐出家门。陆游不忍心伤害唐琬,就在山阴找了个偏僻的地方,租了一栋宅院,瞒着母亲金屋藏娇,让唐婉先住了下来。终究纸包不住火,消息还是被陆母知道,亲自安排车马将唐琬送回临安娘家。唐琬回到家中不久,父亲就把她嫁给了皇族宗亲赵士程,陆游希望复合的希望彻底破灭。赵士程喜好诗文,为人谦恭,对唐琬也很好。有一次,赵士程夫妇两人前往山阴名胜沈园踏春,刚好陆游也在。陆游碰见昔日爱人,颇感失魂落魄。唐琬命仆妇给陆游送来一壶美酒,几碟小菜。陆游几杯酒下肚,心中万千愁绪涌上心来,找来笔墨,在沈园的墙壁上当众题词一首《钗头凤·红酥手》。《钗头凤·红酥手》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这篇诗词传到了唐琬的耳朵,归家之后数日,忧伤不已,追思往事,写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与之应合。唐婉写下此词不久,就抑郁而死。多年之后,陆游几经辗转,才看到唐琬的这首词,痛哭流涕,悔恨不已,可惜佳人已逝,再难回到卿卿我我的日子。《钗头凤·世情薄》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后来,年迈的陆游再次踏入沈园,那些熟悉的景致,再也寻不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奋笔写下《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序中写到:“禹迹寺南,有沈氏小园,四十年前,尝题小阙壁间,偶复一到,而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再访沈九,睹物思人。”那场景,真正是: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陆游《春游》)关于辛弃疾,我在《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有专门介绍过,请大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