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彭氏分州得永顺永民之顺归中华

发布时间:2022/12/27 23:35:35   
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本文转自:团结报

陈廷亮陈奥琳

永顺县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属八县市之一,是湘西州国土面积最大的县,也是土家族聚居大县。战国时永顺属楚之黔中地。秦汉属洞庭、黔中、武陵等郡,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年)置酉阳县,酉阳治所在今治(灵溪镇)东南王村(现改名芙蓉镇)。三国时,初属蜀汉,后属吴。晋和南北朝时均为酉阳县地。隋置辰州,废酉阳,并迁陵,改为大乡县地,属沅陵郡。唐天授二年(年)析辰州,置溪州,永顺属溪州大乡县。天宝元年(年)改溪州为灵溪郡。乾元初复名溪州,隶黔中道。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年),楚王马殷以彭士愁为溪州刺史,为誓下州,属楚之溪州地。但彭据地自雄,自置二十余州。永顺属地有上溪州、中溪州、下溪州、溶州、渭州、永顺州等,永顺之名始见于此。宋代为下溪州、南渭州、溶州等羁縻州地。下溪州治所在今治东30里旧司城(即老司城),属荆湖北路。元至正十一年(年)设立永顺宣抚司(属四川行省),置麦著土村、会溪、施溶感化州和腊惹峒、驴迟峒,属湖广行省思州军民安抚司(治今贵州风岗);又设南渭州,属湖广行省新添葛蛮安抚司(治今贵州贵定)。明洪武二年(年),置永顺军民安抚司,六年(年)升永顺军民宣慰使司,辖三州、六长官司,时永顺境地有南渭、施溶二州,腊惹洞、麦著黄洞、驴迟洞、田家洞、施溶洞五长官司。清雍正五年(年),永顺土司彭肇槐请求纳土,改设流官。雍正七年(年),置永顺县,属辰沅永靖道永顺府。民国元年(年)2月,裁县留府,次年9月裁府改县,属辰沅道。民国十一年(年)道制废,永顺直属湖南省。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永顺,隶湖南省永顺专区。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年改湘西苗族自治州),永顺为其代管,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永顺为其所辖至今。

永顺之名源于何时,因何而得名永顺?因方志史籍有不同记载,故有不同说法。如乾隆《永顺府志·序》曰取“永民之顺化”之意。乾隆《永顺县志·序》亦载:“县何以永顺名?曰义取乎永顺,故名之也。……各宅尔宅,顺民居也;各田尔田,顺民生也;法制禁令,顺以防民情也;礼乐诗书,顺以导民性也。顺之义大矣哉。……上以顺施,下以顺应,其心顺,其风亦顺,永久无极。”可见,永顺之名取之“永久归顺、顺从、顺应、顺化”之意。然而民国时编修的《永顺县志·沿革》却对此提出不同看法:“永顺县名从古称也。有谓前清正中改土归流,取永久顺从之义,其实误甚。考宋欧阳修《五代史记·楚世家》有永顺军,系楚王马希范所置,永顺县名权兴于此,然军名非地名也。且永顺军置于朗州,即今常德县,又非永顺之属地。惟元右丞脱脱《宋史·西南溪峒诸蛮传》有永顺州为彭氏二十州之一,盖其所置者,厥后玉步屡更,或曰路,或曰司,或曰府曰县,建置号殊而永顺之名卒不改”。这段史志说永顺之名得于彭氏土司分州辖地之一。五代后晋天福四年(),占有溪州的彭士愁与楚王马希范爆发了“溪州之战”,次年议和立铜柱于会溪坪(在今古丈县境)。《宋史·蛮夷传》记载:“北江蛮酋最大者曰彭氏,世有溪州,州有三,曰上、中、下溪,又有龙赐、天赐、忠顺、保静、感化、永顺州六,懿、安、远、新、给、富、来、宁、南、顺、高州十一,总二十州,皆置刺史。而以下溪州刺史兼都誓主,十九州皆隶焉,谓之誓下(州)。”

由此可见,“永顺”之得名乃是源自五代后晋天福年间溪州刺史彭士愁所管辖的二十州之一的“永顺州”。而“永顺”这一地名的含义则是有“永久归顺、顺从、顺应、顺化”之意。从这一地名含义也可以看出历史上湘西土家族对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

永顺县城名灵溪镇。“灵溪”之名源于灵溪河,该河为牛路河的上段,地在永顺县的东北部,流经老司城一段称为“司河”,在抚志乡境(现属灵溪镇)汇入猛洞河下游。而今永顺县城地处猛洞河上段河边(土家语“猛、母”为竹,意为两岸山竹多的河),两者相距数十里。永顺县城为什么弃“猛洞”而用“灵溪”?原来唐天宝元年(年)曾改溪州为灵溪郡,其郡名就是来自灵溪河,郡治在老司城。雍正十年()永顺知县奉谕领帑在猛洞坪兴建新城(即今永顺县城),次年五月告成,原治所便迁至新城,而城镇之名仍沿用“灵溪”至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272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