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林黛玉的绝命诗一叹三绝,起于一场春梦,终

发布时间:2023/10/8 14:46:40   

趣侃红楼:帘外桃花,花欲窥人帘不卷,帘内美人,凭栏人向东风泣

大清早,史湘云派了翠缕去唤贾宝玉,同至沁芳亭看“好诗”,并提议重启诗社,将之前的海棠诗社改为桃花社。

贾宝玉拿过诗一看便知是林黛玉所作。诗中内容让他无语凝噎,唯有泪两行。

薛宝琴问他可知谁人所作,宝玉说自然是林妹妹。薛宝钗还借用杜甫也能作“红绽雨肥梅”等妍媚之诗反驳宝玉过于片面。

殊不知薛家姐妹尽管也能做此伤悼之诗,却未经林黛玉之离丧苦,写不出其中的“魂”。

林黛玉的诗融入了她的魂,贾宝玉为知己自然一看就知。

薛宝钗提起的杜甫诗“丛菊两开他日泪”出自《秋兴八首之一》,正是当日林黛玉和史湘云在贾宝玉生日当天所作酒令《折足雁》和《一江风》的典出。酒令描写林黛玉离开贾宝玉远去,宝玉宝钗离散,宝钗最终与史湘云相伴到老之离丧聚合,紧扣林黛玉这首《桃花行》的内容,算作补充。

先有《折足雁》和《一江风》酒令表述得离别之意,再有《桃花行》之哀婉痛绝,贾宝玉会哭,在于这是一首林黛玉的“绝命诗”,远比《葬花吟》更残酷。

虽说《桃花行》的“行”为行体诗,是长诗的一种体裁。与《长干行》《侠客行》一样。但《桃花行》本身就有“桃花远去”之意是不争的事实。整首诗也清楚地描述出林黛玉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残酷现实。

桃花其实不是林黛玉,代表的是林黛玉的希望。桃花随着春尽,林黛玉希望破灭,人生也就到了尽头。

下面就简单解读一下《桃花行》,看看林黛玉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当然,本人不善解读诗词,还是结合原文线索作梳拢。谨告之。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的桃花在和煦柔软的春风里绽放,帘内晨起的美人慵懒地不想起床梳妆。

帘是竹帘、纱帘、布帘之称,可为窗帘或门帘。帘上过于也有桃花图案过影子,也可能桃花开在了帘外近处。人与花极近。

开篇第一句“帘内人”,“帘外花”以及东风形成四者关系确立。人与花被帘隔断,东风裹着花近人,却终非人之所愿。

帘内人可作林黛玉,帘外桃花则可作姻缘或者贾宝玉甚至是林黛玉之人生希望。

东风裹着帘内人和桃花而去,注定人去楼空姻缘断绝,预示林黛玉日后和贾宝玉的姻缘断绝,离开贾家随“东风西去”,和贾探春二女同嫁西洋而去。

芙蓉花签、潇湘妃子、石呆·子失扇子这些线索,前文讲了很多次了。这里不多赘述。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一帘之隔的人与桃花相隔不远,触手可及却又咫尺天涯。

“隔”字典出李白《江行寄远》:“疾风知片帆,日暮千里隔。”代表遥不可及的距离。

林黛玉用两句诗表现出她与贾宝玉之间的距离,以及宝黛姻缘遥不可及的现实。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东风想要把帘卷起,让桃花窥见帘内之人,奈何帘却偏偏不为所动,将之严密阻隔。

“帘”代表了宝黛姻缘面临的现实阻隔,尤其是王夫人和贾元春为代表的反对派的立场。

帘也代表了林黛玉和贾宝玉心中的障碍,互相给不了承诺和安全感。

帘更代表了意外的随时发生,林黛玉最终与贾探春被赐婚远嫁,谁也想不到下一步将要遭遇什么。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桃花每年按时盛开,与往常一般模样,帘内人今年却比桃花还要消瘦。

瘦指病容和愁苦之态,是林黛玉表象内心的双重写照。

帘外桃花开仍旧,代表了“无法破局”的宝黛钗三人情缘,林黛玉为此煎心苦恼,病情加重身体日渐消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桃花若是懂得人的境况,它也会发愁。风虽能为帘内人传递花的消息,却解决不了实质问题。

宝黛姻缘“无解”,了解越多就越绝望。此时桃花可看作是支持宝黛姻缘的一方立场,即便贾母也是束手无策。一方面贾家日益衰败,外部变化无法控制,另一方面林黛玉的身体确实越来越是个累赘。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风将满庭绽放的花色传入帘内,满眼的春色却更让人伤感。

《牡丹亭》杜丽娘伤春之情就是如此。辜负了大好春光,也因不能纵情拥有春光而绝望。

满园春色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成长的青春年华体现,越是一派大好就越是绝望。随着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日渐长大,姻缘越急迫,内心越无助凄苦。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青苔长满了院子,门几虚掩,落日下一个人独自靠在栏杆边。

这是林黛玉孤寂内心的体现。庭院里的青苔代表自家不常出门照顾打扫,也代表无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9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