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00后已看不懂斑竹和大虾了,你还上论坛吗

发布时间:2023/2/17 21:28:34   

“斑竹”、“菜鸟”、“大虾”、“灌水”、“扫楼”……现在还认得这些词语,不知道是该为自己是资深网民而沾沾自喜还是要感叹一番“老了老了”,毕竟BBS似乎已经是上古时代的东西了。

如果说在更新换代飞快的互联网,还有什么产品能称之为长寿的话,大概就只有论坛/BBS和电子邮箱了。这两个在互联网诞生之初就存在的产物,堪称“互联网活化石”般的存在。不过,比起在日常通讯工具中还占有一席之地的电子邮件,BBS的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你可还记得那个板砖与鲜花齐飞年代吗?

BBS和论坛的前世今生虽然年2月16日被公认为是BBS的诞生日,但类似的产品形态最早可以追溯至年的CommunityMemory(社区记忆)。它其实是一套买卖信息发布系统,允许用户为信息进行关键词标记,以方便搜索。不过,渐渐地社区的画风开始跑偏,因为人们不再局限于发布交易,还在上面写起了小说、诗歌等浪漫信息。

(运行CommunityMemory的终端,图片来自:Wikipedia)

然而,在那个微型计算机还没有问世,大型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价格昂贵且速度缓慢的时代,CommunityMemory最终难以为继,不得不关停。

时间来到了年,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条件更加成熟。芝加哥两位计算机专家WardChristiansen和RandySeuss共同开发了一套通信系统,并于2月16日正式上线,他们将其命名为“ComputerizedBulletinBoardSystem(CBBS,计算机化电子公告版)”。

(WardChristensen,图片来自:Wikipedia)

CBBS的操作相当复杂——由于因特网规模很小且没有对大部分用户开放,使用者需要通过电话输入站台号码才得得以进入;而且受硬件所限,它一次只能接待一台调制解调器的访问,用户只能轮流进入系统。

即便如此,作为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拨号BBS,以及第一个非军事用途的网络社区,CBBS还是受到了大量用户的欢迎,有资料显示,在它“寿终正寝”之前,一共接待了,名拨号者。

(图片来自:infostory)

尽管CBBS在90年代停摆,但彼时正值因特网大规模普及,由CBBS衍生出的各种BBS站点开始发展壮大。为了节约成本而采用Telnet协议的纯文字式BBS,应该是我们大部分人接触到的最初的BBS形态了。比如大名鼎鼎的“水木清华BBS”,年推出时仅支持Telnet连接,虽然后续开发了web版本,但至今仍保留了Telnet功能,其他高校大多也是类似的情况。

年左右是高校BBS的黄金期。在没有微博、贴吧、朋友圈、人人网的时代,BBS扮演着新闻门户、通讯工具、文学网站等多重角色,一腔热血的青年学子们在那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几乎每个BBS都有的“十大热帖”版块大概相当于今天微博上的热搜了。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北京大学的一塌糊涂、复旦大学的日月光华、武汉大学的珞珈山水等,都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名字。

如今微博、直播平台成了普通人晋升网红的重要平台,但追根溯源,BBS才是网红的发源地。曾经轰动一时的芙蓉姐姐,年正是凭借在水木清华、北大未名等BBS贴出的一批“S造型”个人照片而走红,那时候还没有“网红”一词,更常见的说法是“网络草根红人”。

不仅是网红,文学青年也在BBS上找到了存在感。年痞子蔡在台南成功大学BBS上发表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一炮而红,拉开了网络文学兴起的大幕。

而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又由BBS衍生出了功能更为丰富的论坛。

相比于高校BBS,论坛的用户和内容更加多元,红极一时的猫扑和天涯是当中的两大代表,一度还有“外事问天涯,内事找猫扑”这样的说法。天涯诞生过轰动一时的“周易大战”,猫扑则通过“虐猫事件”、“铜须门”让人们见识到了人肉搜索的威力,天仙MM、奶茶妹妹,网络红人层出不穷,网易、搜狐、新浪等门户旗下的论坛也是卧虎藏龙之地。于是,蹲守各大论坛成了媒体寻找新闻热点的新方式。

那时候的论坛,风光一时无两。

由盛转衰如果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统计,BBS/论坛走向衰落是从年开始的,那一年是这类服务使用率首次出现下滑,为30.4%。但事实上,早在这之前,各种BBS和论坛就已经显露出了颓势。

(由每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整理得出)

博客的出现,是对论坛的第一波冲击。虽然各大论坛也顺势开通了博客功能以满足用户需求,但还是抵不住新浪和搜狐等平台的名人效应,流量和用户开始流失。而不久之后出现的微博,其杀伤力对论坛而言更是致命。比起还要起标题、受管理员限制的论坛,微博的门槛和环境无疑要宽松许多,在BBS和博客当道时只能当吃瓜群众的用户,也终于有了自我表达的机会。

外部的冲击是一方面,论坛本身的不思进取则是其衰退的另一重原因。在处处讲究用户体验的今天,不少BBS和论坛都还停留在上世纪的页面设计,交互反人类、广告满天飞,在这样的环境下莫说是发帖、回帖了,恐怕看一眼都嫌累。

(年的天涯论坛,图片来自:InternetArchive)

(年的天涯论坛)

而作为PC时代的产物,论坛在移动互联网转型上的反应也颇为迟缓,但也与其本身承载的“重内容”有关。过去我们叫“泡论坛”,因为无论是撰写帖子还是看帖、回帖,都可以花上数小时,但移动端却很难满足这样的操作,论坛也就显得与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格格不入了。

论表达,不如博客自由;论传播,不如微博高效;论通讯,不如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3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