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 >> 芙蓉的习性 >> 海上花语之四十八杜鹃花是啼血,是征人泪
花中此物是西施,
芙蓉芍药皆嫫母。
白居易的这句诗词
让杜鹃花自此得了“花中西施”的美誉。
杜鹃花是我国十大大传统名花之一,属于常绿或半常绿植物,最高的杜鹃可高达10米以上,最矮的不足15厘米。其花呈漏斗形花冠,自春到秋,不同种杜鹃花前后开放,有桃红、粉红、大红、玫瑰红色,还有青蓝、白色、淡黄色,艳丽多彩。
已有千年栽培历史
有关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黄花杜鹃)列为有毒植物。杜鹃花的栽培至少有多年的历史。唐代的时候开始观赏杜鹃花,人们将它移栽入庭园进行栽培。诗人白居易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不仅写下了许多赞美杜鹃花的诗句,而且还亲自移植栽培。他将杜鹃花比作古代的美女——“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并推荐它为百花之王。明代有不同程度的关于杜鹃花的品种、习性、分布、应用、育种、盆栽等的典籍记载,如《大理府志》《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等。
在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它还被称为金达菜,意为“永久开放的花”。在西南彝族和藏族语言中,杜鹃花被称为“索玛花”和“格桑花”,意指美丽的花朵。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杜鹃花被称作映山红,因农历3、4月间杜鹃鸟啼血时,此花便如火如荼地怒放,映得满山通红,故得此名。广义上的映山红泛指开红色花朵的杜鹃属植物。
杜鹃啼血
古代传说中常将杜鹃鸟和杜鹃花相联系。据中国最古老的地方志《华阳国志》记载:“适二月,子鹃鸟啼,故蜀人悲子鹃鸟啼”。后人由此传说联想到同名的杜鹃花。春夏之交,杜鹃鸟声声啼呜,昼夜不息,而这个时节正是杜鹃花盛放之季,再加上杜鹃鸟本身赤口的外在特征,“杜鹃啼血”的传说便由此更增添了几分可信度。
与杜鹃花联系密切的还有“杜宇化鹃”的传说。传说古代的蜀地,由于连年洪水,民不聊生,有个叫杜宇的青年猎人,由于带领民众治水获得成功,被拥戴为国君,也即后来人们熟知的“望帝”。他在当国君期间,非常关心人民的生活,教导人民如何种植庄稼,时常叮嘱大家要抓紧天时季节,不要耽误田里的生产。后来杜宇被阴谋家陷害致死,死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就四处飞翔,发出声声啼叫:布谷,布谷,提醒蜀地人民“快快割麦”,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鲜红的血滴洒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杜鹃花常被视为是“伤感思乡”的象征。李白有诗云:“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在宣城时,看到鲜血染红的杜鹃花,联想到在蜀地常见的子规鸟,仿佛听到那一声声“不如归去”的鸣叫,从而引发对蜀中故地的回忆和深深眷念。古人将杜鹃当作是望帝的化身,所以人们也常将杜鹃鸟和杜鹃花同游子思归、眷念家乡等愁绪联系起来。在中国古代朝鲜,红艳艳的映山红则象征坚贞不屈、至死不渝的爱情。杜鹃花在近代的革命影片中则预示着“成功与希望”,是“革命之花、英雄之花”,电影《闪闪的红星》即用杜鹃花象征革命胜利。
申城的杜鹃花
杜鹃花姿态多样,其自然形态、花朵、叶片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审美情趣,在花木中的观赏价值很高。杜鹃花科植物多半有小毒,误食会肠绞肚疼,但它在云南少数民族的食花文化中仍占重要地位。已知至少有20种杜鹃在白、拉祜、彝、纳西及汉族中被当作蔬菜食用,如大白杜鹃、绣叶杜鹃、粗柄杜鹃、迎红杜鹃等,而白族人素有食用白杜鹃花的传统。
杜鹃花开,十分热烈,远远望去,只见其花不见其叶,深受上海市民的喜爱。上海每年都会举办杜鹃花展,主会场设在滨江森林公园,分会场是醉白池公园和方塔园。滨江森林公园内有杜鹃园,面积达亩,品种百余种。此外,上海植物园、辰山植物园及其他各大公园都有杜鹃花种植。
文章转载自:绿色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