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红楼人物花语奥秘林黛玉与薛宝钗的不同

发布时间:2023/4/20 17:39:29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潘富俊先生在《阆苑仙葩,美玉无瑕———红楼梦植物图鉴》一书中,专门研究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植物,视角独特,或可称之为“文学植物学”。潘先生将回本的《红楼梦》分成三个部分,每一部分40回,在第一个40回中,平均每一回中出现植物11.2种;第二个40回中,平均每一回出现植物10.7种;第三个40回中,平均每一回中出现植物3.8种。

这似乎正为80回后的故事是否为曹雪芹原著提供了一个佐证。潘先生的研究也给了我们一个启发,《红楼梦》中那么多可爱的女子,她们是否都有自己的“花语”呢?当然,研究红楼人物的花语,不能单凭主观臆想,需以原著为基础,研究红楼花语的主要依据有三:一是原著中的一些诗词及人物判词;二是小说原著第63回“占花名”的游戏;三是原著中一些经典的故事情节。

一.林黛玉花语

林黛玉的前世本就是植物,叫做绛珠仙草,人间是不可能有这种植物的,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绛珠仙草就是人参,依据就是人参开花后的种子是红色的圆珠,而黛玉常服用的药物又是“人参养荣丸”。但若从性格上讲,绛珠草很可能是多种植物的综合。

首先是桃花。黛玉葬花,葬的是暮春时节纷纷飘落的桃花,“花自飘零水自流”,林黛玉有愁却不是闲愁。“花谢花飞飞满天,魂消香断有谁怜。”写的是她的身世,是一种寄人篱下的孤独感。桃花虽艳,然一旦离开枝头,失去根基,零落漂泊,最终的结果难免化为一抷尘土。黛玉在父母双亡之后的孤苦无依之感正如飘零的桃花花瓣,甚至还不如桃花,因为桃花落了,还有黛玉这样的人葬花,而黛玉心里苦的是“他日葬侬知是谁”。曾有一种推测:黛玉死于绝望后的自尽,投水自尽,依据的是黛玉与湘云在凹晶馆联诗时写下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句子。还有一种可能:黛玉是死于自杀,但不是投水而是上吊,她的生命最终是一片桃林中结束的。因为黛玉反对宝玉将桃花花瓣抖落水中,她认为水中肮脏,一个有着如此洁癖的女子,自己又怎么可能“举身赴清池”呢?所以她可能选择“自挂东南枝”,这也应了判词中“玉带林中挂”之句。

在小说原著第62回中,宝玉过生日,在带有应酬性质的寿宴结束后,一帮年轻人还要再去庆祝一番,于是就有了第63回中“寿怡红裙芳开夜宴”一回。在这一回中,大家玩了一个叫做“占花名儿”的游戏,是红楼女儿们的植物图腾的最佳注脚。那一次,黛玉抽到的是“芙蓉”,注云:“莫愁东风当自嗟”。大家公认,“芙蓉”是仅次于“牡丹”的排名第二的。这个结果,黛玉自己心中也暗暗满意。因为“牡丹”已被宝钗抽到了,黛玉若输给别人,自是不甘心的,但是输给宝钗,倒是心安理得。

在中国古书中,“芙蓉”是分“水芙蓉”和“陆芙蓉”两种的,“水芙蓉”又称“菡萏”、“芙蕖”,也就是荷花、莲花。北宋学者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将其比喻为“花中之君子”,倒也十分契合林黛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一生和她天真纯洁的性格。

在大观园中,林黛玉住的潇湘馆中并不种花,而是栽满了斑竹,又叫湘妃竹,竹竿之上长满斑痕,传说为湘妃眼泪所化,暗指黛玉以泪还情。当然,黛玉住处不种花,因为她是集桃花、芙蓉于一身的“绛珠草”,如何还能看上那些妖艳货色。

二.薛宝钗花语

大观园中,薛宝钗是林黛玉之外又一个独特女子。她的住所蘅芜苑中也不种花,倒是种了很多叫不出名字的仙草。而她本人,也从不在头饰上戴花,这一点她与黛玉颇似。

第63回的寿宴上,薛宝钗第一个抽签,她抽到的是一支“艳压群芳”的牡丹,注云“:任是无情也动人”。宝钗号称“冰美人”,住在“雪洞”中,“冰美人”从何谈起呢?表面上看,是因为宝钗怯热,而实际上“冰”是因“无情”,即便如此,她却依然动人。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繁荣的时代,这造就了唐人大器的审美观,唐人喜爱牡丹,因为这种花雍容华贵,符合唐朝人的审美情趣。不似宋人喜欢的总是梅花之类看起来枯瘦的植物。

薛宝钗在红楼群芳之中,无论是容貌还是丰腴体态,以及她宽厚大器的性格,都堪比牡丹。寿宴之上有一个细节,宝玉拿着宝钗抽到的这支签“口中颠来覆去的念”,他在思考什么呢?也许,他在思考:那么一个温柔敦厚的宝姐姐,怎么就是“无情”呢?“无情”又为什么还会“动人”呢?

那么雍容华贵的牡丹,足以“艳压群芳”,所以蘅芜苑中当然不需要再种其他的花木,宝钗当然也不会入眼其他的花朵。然而,这样的宝钗又有谁配得上呢?宝钗之艳,已然遗世独立,高高在上,然而“高处不胜寒”,所以宝钗的结局可想而知。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2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