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 >> 芙蓉的习性 >> 11首极简唐诗,字数不多,却美到极致
诗的体裁中,很多人认为其中五绝要写好是最难的。
五绝看似简单,但写好很难,因为只有20个字,这就说明作者要用最少的文字讲好一个故事,来表达深沉蕴藉的情感,要做到以小见大,语短意长,重不得又轻不得,没有一点水平,还真写不出一首好的五绝。
五绝短小精练、便于直抒胸臆,加上通俗易懂,自古至今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都非常喜爱这种体裁。
我就从小特别喜欢,因为字少简单好背,而且非常美。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11首美到极致,让人手不释卷的五绝名篇。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看题目这是一首送别诗,读完诗才发现这又是一首咏史诗。
作者用巧妙的手法让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一古一今,一明一暗,既咏史又抒怀,最后融为一体,寓意深远。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作者以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诗歌以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短短四句诗,有表达空间的阻隔、时间的漫长、熨贴入微游子心情,既牵肠挂肚又矛盾不已,非常耐人寻味。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作者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眼前是清澈平静的江水,苍苍茫茫无边无际的暮色,可内心却有着如眼前景一般无边无际的愁绪,只因自己是客游他乡。
作者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语少意远,清思痛入骨髓。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如此。
动与静,本是两种矛盾对立的存在,但在这首诗中,却充满了诗情画意。
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反衬春涧幽静的同时,又让整首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读来弥漫着禅心禅意。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相对于诗仙李白其他浪漫飘逸、天马行空的诗而言,这首五绝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用词,有的只有平淡的语气,通俗的语言,但给人呈现出非凡的效果。
从“疑”到“举头”,再到“低头”,心理和神态变化,鲜明地勾勒出一副游子月夜思乡图,千百年来,触动了无数国人最柔软的内心深处。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为盛唐强音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可谓是老少皆宜,有口皆碑。
开门见山十个字,就勾勒出一幅意境雄浑、境界阔大的登楼远眺图。
本以为前面十字已经是下笔千钧,精彩绝伦,没想到后面两句更让人震撼。
一句“更上一层楼”将眼光望向更远的同时,又让境界再次拔高,引出了人生哲理,不愧是五言绝句的千古绝唱,让人爱不释手。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首诗简约而不简单,表面是问答诗,但作者却下了苦功夫,先是四句中伴随着寻人的心情产生了三问三答,最后还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再是用词用语又紧扣诗题,无论从语言、色彩、意境、结构上来说,都仿佛臻入化境,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的魅力之作。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情,用心去提炼生活中的诗意,一件日常小事,却能巧妙地写就一首语浅情深、意味深长的小诗。
全诗仿佛随手拈来,不加任何雕琢,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活气息,洋溢着热烈欢快的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
人间烟火味,最动凡人心,这首诗,正是如此。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说大很大,因为我们看到了整个浩瀚无边的天地;说小很小,因为最后的目光是在犹如沧海一粟的渔舟渔翁身上。
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一叶扁舟,一个渔翁,他独立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在如此广阔凄清寒冷中,更突显出人物的生活清高、性格孤傲,引人深思。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五言长城”刘长卿用极其凝练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寒山夜宿图,背景是暮夜风雪、山林人家。
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诗中有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全诗并无明写人物及抒情,读完却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这首诗前两句平淡无奇,后两句却美得心醉。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以称得上是千古描写夕阳最美、最广为人知的诗句,两句诗中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的同时,其所蕴含的哲理意味,又被广泛引用,借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END-
图片来源网络
往期文章阅读
从12首意境优美的绝句中,看完杜牧平凡又风流的一生,建议收藏
唐诗宋词元曲中,三首最有名的秋思佳作,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