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 >> 芙蓉的习性 >> 56岁的李隆基,娶了22岁的儿媳杨玉环,
唐开元二十三年,寿王李瑁与杨玉环结婚。5年后,唐玄宗到骊山泡温泉,看到了美人出浴的杨玉环,从此心心念念。这一年,唐玄宗突然下令,让杨玉环出家为道,为太后逝世五十周年祈福,并让高力士去了寿王府坦露心迹:皇帝看上了寿王妃。儿子李瑁不敢违令,儿媳杨玉环也只能乖乖就范。
唐玄宗在几年前就见过杨玉环,那时她是盛装打扮的寿王妃。开元二十八年(年)冬,唐玄宗到骊山泡温泉,偶然间看到刚刚出浴的杨玉环,他一瞬间就被吸引住了。
此时的寿王妃与盛装打扮时,完全是两种风情。美人出浴,肤如凝脂,唐玄宗从此对杨玉环心心念念,不能自拨。
如白居易《长恨歌》里记载的那般: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那时唐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已经去世三年,武惠妃病逝以后,唐玄宗一直郁郁寡欢,食不甘味。
直到他见到儿媳妇杨玉环,一下子就被击中了,无论如何一定要得到眼前这个美人。我已经为大唐缔造了一个盛世,晚年享受一下不过分吧?
开元二十九年(年),唐玄宗已经56岁,这个年龄在古代已经是个老人了。而杨玉环那年才22岁,正当青春芳华。
唐玄宗自恃年老,再不及时行乐,怕是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但是那个女人是他儿媳妇,这有违伦理纲常啊。侍奉他多年的高力士也一直在劝谏,希望陛下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可唐玄宗哪能听得进去呢,他搬出了唐太宗娶弟妻杨氏、唐高宗娶太宗嫔妃武氏的先例,伦理纲常根本束缚不住他们李家的帝王们。
但毕竟还是一国之君,刚开始唐玄宗还没有那么明目张胆,他利用了一些手段,以太后逝世五十周年忌祈福为由,让杨玉环出家为道姑。
他又听信了奸相李林甫的建议,在宫中修建太真观,明面上是让杨玉环在此修行,实际上是方便他们二人来往。
就这样偷偷搞了大半年的地下情,唐玄宗终于失去了耐心,老子堂堂一国之君,谈个恋爱还得偷偷摸摸的?于是唐玄宗直接将杨玉环册封为贵妃,将其揽入寝宫。
从杨玉环到杨贵妃,这个年轻的女子得到了大唐皇帝的全部宠爱。她不仅天生丽质,而且善歌舞,通音律。而唐玄宗也恰恰是音乐高手,他们在一起抚琴跳舞,编排了令后世惊叹的《霓裳羽衣曲》,他们不仅是伴侣,更是艺术上的知音。
为了哄杨玉环开心,唐玄宗在华清池为她开建温泉浴场,为她制作锦绣,为她从千里之外采摘新鲜的荔枝……
唐玄宗每天都与杨玉环如胶似漆,还哪有空顾及他的江山?如《长恨歌》所写: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随着杨玉环的得宠,整个杨家也跟着得势。杨玉环的大姐被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每月各领十万钱粉黛费。
她的兄弟均获赠高官,就连远房兄弟,原是市井无赖的杨国忠,也飞黄腾达,身兼四十余职。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家从此不可一世,平步青云,嚣张跋扈。尤其是杨国忠,最终他官至宰相,与安禄山相互倾轧,水火不容,亲自点燃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索。
晚年的唐玄宗沉溺于美人,早就抛弃了他的江山,注定了大唐的衰落。
天宝十四载(年)十一月,安禄山叛乱,哥舒翰率领20万大军前往潼关迎战。
次年,唐玄宗听了杨国忠的谗言,催促哥舒翰出潼关,结果潼关失守,叛军离大唐都城长安近在咫尺。
此时杨国忠再次跳了出来,他给唐玄宗想好了后路,他劝皇上赶紧离开长安,去蜀地避避风头。
这一年,唐玄宗已经71岁,他再一次听信了杨国忠的话,他命令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准备了匹战马。
几天后,天还没亮玄宗便带着杨贵妃、太子李亨、宰相杨国忠、宦官高力士,以及他的嫔妃、皇子、公主等人,悄悄离开了长安城。
临近中午时,他们到达了咸阳望贤宫,这里原是皇家离宫,由于安史叛军来势汹汹,这里的人早就跑路了。
一行人奔波了一上午已经饥肠辘辘,没有食物他们只能停在原地。杨国忠从怀里掏出几个胡饼递给了唐玄宗,让老皇上先垫垫肚子。
皇室的车马吸引了沿途的百姓,他们纷纷出来围观。玄宗也放下了身段,问他们:“你们家有饭吗?不管粗细,只管拿来。”
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他们希望皇上能够尽快平定叛乱,他们也能过上太平日子。于是百姓纷纷从家中拿出吃的,这些皇室成员也饥不择食,争相吃了起来。
唐玄宗一路也听了不少百姓民声,其中一个叫郭从谨的老头更是直言痛诉玄宗皇帝任用奸臣,才导致如今的天下叛乱四起。
身为一国之君竟流落到如此地步,是何等的落魄狼狈。要是再年轻些,唐玄宗一定会亲自披挂上阵,讨伐乱臣。可如今他已经是个老人了,早已没有了以前的劲头,此刻只能追悔莫及。
他们一路向西走,来到了马嵬驿。
此时有些禁军将士心态有些不稳,他们抛家舍口陪皇上远走蜀地,而制造这一切祸端的不正是宰相杨国忠吗?为什么他还能在皇帝身边?
这种消极情绪瞬间传染了整个禁军,他们恨不得马上杀了杨国忠泄愤。
禁军主帅陈玄礼深知一旦将士们哗变,后果将不堪设想。陈玄礼决定召集将士,给杨国忠安上“谋反”的罪名,将他处死,以安抚将士们的情绪。
据《安禄山事迹》记载,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众将士才一拥而上。杨国忠的儿子、杨贵妃的两个姐姐均死于乱兵之中。
但杀红眼的将士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将杨国忠的首级悬挂在驿站门前,并且要求唐玄宗赐死杨贵妃。
老皇帝拄着拐杖赶紧出来安抚将士,劝他们各自归队。可将士们却齐声大喊:“贼本尚在。”
陈玄礼向玄宗解释:“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意思就是劝皇上杀了杨贵妃,以斩草除根。
唐玄宗直接愣住了,没想到他们想要杀了他的爱妃,那他哪能舍得,他跟陈玄宗推诿了几句。
可是将士们依旧不依不饶,此时大臣韦谔见玄宗犹犹豫豫,他直接跪下磕了几个头,血流满面说:“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
唐玄宗还是不忍心,对他们说:“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
此时是讽唐玄宗多年的高力士,见情况不妙,他赶紧对玄宗说:“贵妃诚无罪,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若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老皇帝听完这句话之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因为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你要是不杀杨贵妃,将士们就不会放过你。
唐玄宗当即下令赐死杨贵妃,他命人用白绫将爱妃缢死在了佛堂前。
自此,唐玄宗失去了他的杨贵妃,他曾深爱过这个女人,但在此刻皇位和性命显然比爱情更重要。
唐玄宗也很无奈,如今他落魄到连自己的性命都无法保证了,更别说去保护自己心爱的女人了。
正如《长恨歌》里所写: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离开马威以后,他们继续向蜀地的方向前进。沿途的百姓曾劝这位大唐皇帝回都城平复叛军,可老皇帝心有余而力不足。
面对百姓的期许,他唯有沉默和叹息。
后来百姓又将李亨围住,希望太子殿下能够向东破贼,直取长安。
面对百姓的挽留,李亨也拿不定主意。就在此时,李亨的儿子李俶和宦官李辅国劝说太子,与其将河山拱手让与他人,不如到西北调兵,讨伐逆贼,收复两京。
于是,李亨便不再推辞,决定顺应天意民心去讨伐叛军。
经过一个月的跋涉,唐玄宗也终于到达了四川剑阁。这下他总算安全了,不用再担心追兵了。
平定下来之后,唐玄宗终于想起来要平定叛军的事了。他消失了一个月,朝野内外都已经陷入了慌乱。
他发布的第一道制书先是检讨自己,“伊朕博德,不能守厥位。贻祸海内,负兹苍生,是用罪己责躬。”
然后他又宣布让太子李亨任兵马元帅,领兵收复两京。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李亨在他下诏的三天前,就已经得到了朔方军的拥护,在灵武称帝,并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这下就尴尬了,本想着自己出来避避难,没想到却丢了皇位。
没有哪个帝王会想放弃自己的权力,除非迫不得已。唐玄宗年轻时经历了九死一生,才夺得了皇位,他在位四十多年,权力早已成了他血液中的一部分。
可是如今他别无他法,唯有放下皇位,也是放下自己的最后一丝尊严。唯一令他欣慰的是,皇位还在他们李家,而没有旁落到乱臣贼子的手里。
在无尽的失落与无奈中,唐玄宗在成都颁布了《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诏》,承认李亨为皇帝,这也意味着唐玄宗正式结束了他的统治生涯。
此后唐玄宗又在蜀地待了两年,这两年里他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
他回想起当年帮他开创盛世的宰相姚崇,说:“若姚崇在,贼不足灭也!”
他也想起了他的最后一任贤相张九龄,当年张九龄断定安禄山必为后患,建议玄宗将他处死,但玄宗没听。如今想到这里他唯有悔恨,他还专门派人去曲江祭奠了张九龄。
当然他也想到了他的奸相李林甫,他评价这位口蜜腹剑的宰相时说:“妒贤嫉能,亦无敌也。”
他最思念的还是他的贵妃杨玉环,每当想起马嵬坡时的场景,他都痛心疾首。他写了一曲《雨霖铃》,命乐师张野狐吹奏,以寄托对杨贵妃的哀思。
这两年唐肃宗李亨,也已经收复了都城长安,这让他既欣慰又纠结。
他欣慰的是李唐的江山保住了,纠结的是他是否该回长安与儿子相聚。
就在此时唐肃宗上表,请父亲还京。李亨在表中说,让玄宗回长安继续当皇帝,他继续当太子,言辞恳切。
玄宗虽然老但他并不傻,当年李亨刚到灵武三天,位置都还没坐稳,就擅自称帝,如今他收复了长安,反倒要把皇位还回来,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唐玄宗当然不能答应儿子的这个请求,如果答应了,那岂不是要回去跟儿子争夺皇位吗?他此时可不敢,坚决不能答应。
他派人给儿子写了一封回信,说想在四川养老,想让儿子把剑南道划拨给他,他再也不回去了。
这样回复他也很紧张,他赖在四川不走,唐肃宗可能会认为他想另立政权搞割据。
所以玄宗左右为难,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寝食难安。
幸好没过几天长安又来了一封贺表,这封贺表是肃宗的心腹重臣李泌以群臣的名义写的,一共27个字:
自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及今成功,今圣上思恋陈婚,请速还京以就孝养。
收到这封贺表之后,玄宗就下定了回京的决心。这封短短的贺表,为什么威力这么大呢?它主要表达出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在马嵬坡太子被百姓挽留,在灵武群臣劝他称帝,不是不尊重玄宗,这都是太子不得已而为之。这层意思算是弥合了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裂痕,给了玄宗一个面子;
第二层意思是,“及今成功”这4个字表达了肃宗称帝的合法性,如今能还都长安,就是靠李亨带领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所以他理应称帝;
第三层意思是,肃宗日夜思念父亲,想让父亲回京颐养天年,这算是打亲情牌。
玄宗看到这份贺表后,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他收拾行李东归长安。此时距离他离世还有5年时间,这五年他过了三年好日子,两年苦日子。
玄宗一行人马到达扶风,肃宗就派了精兵前来迎驾。这三千精兵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缴了玄宗禁军的械,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押送,但玄宗有苦不能言。
而唐肃宗也早在望贤宫等候父亲了,望贤宫是玄宗出逃的第一站,当年如此狼狈,而如今却大不相同。
肃宗在这里开始了他的表演,他请玄宗登上望贤宫南楼,自己脱下黄袍,穿上臣子的紫袍,在楼下对着玄宗一阵手舞足蹈,这种舞蹈叫拜舞,是一种高级朝拜礼节。
玄宗赶紧下楼给儿子披上黄袍,肃宗却常跪不起,反复推辞。玄宗说:“天数、人心皆归于汝,使朕得保养余齿,汝之孝也!”肃宗这才勉强穿上黄袍。
此后肃宗大摆宴席,并在回长安的路上为玄宗牵马。
此时玄宗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
很多人对这句话的解读是玄宗没心没肺,不知悔改,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其实这是玄宗在对他儿子示弱,他明白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退了位的皇帝,即便是太上皇,也要看人脸色生活。
回到长安后,玄宗住进了兴庆宫。兴庆宫是玄宗当藩王时的旧宅改建,位于坊市之中,最南面的长庆楼就紧挨着大街。
宫中有内侍、宫女和梨园子弟,除了玄宗的亲信高力士和陈玄礼之外,他还曾设宴招待过将军郭英乂、王铣等人。
有时候玄宗站在长庆楼上,街上的百姓看见他还会高呼万岁。玄宗高兴了,甚至会在宫中摆下宴席,请百姓喝酒吃饭。
兴庆宫的生活看上去比较惬意,但玄宗还是时常苦闷。结束了流离生活,回到了熟悉的环境,玄宗就倍感思念杨贵妃。他看见荷花,看见柳树,看见眼前的一切,好像都有杨贵妃的影子。唐玄宗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杨玉环,每每想起马嵬驿的事,他就痛苦不已。
唐玄宗还曾向儿子提出要厚葬杨贵妃,但遭到了拒绝。玄宗不得已只能派宦官去重葬杨贵妃,这名宦官回来后告诉他,当年贵妃埋的浅尸体早已腐烂,只剩下了一个香囊。看着这个香囊,唐玄宗更是痛彻心扉。
正如《长恨歌》里写的: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但玄宗在兴庆宫内整日与外人来往,还是引起了肃宗的注意,你已经是退休的皇帝了,还整日与外界接触,到底是什么意图?
当然这事肃宗不好意思直说,但肃宗身边的宦官李辅国站出来替肃宗解忧。这位李辅国本来就与玄宗有过节,当年他是高力士的手下,因为长相奇丑,不得重用,被打发到了太子宫。
如今玄宗落魄,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机会。于是他向肃宗进言,说太上皇结交外人,陈玄礼、高力士更是日夜图谋不轨,对陛下不利,不可不防啊。他建议将玄宗请到太极宫,那里是深宫大院,戒备森严,可以杜绝小人蛊惑。
史书上记载,肃宗听完这些的反应是:“上不听”。
李辅国在宫中多年,他非常会揣摩皇帝的意思,上不听,也没有反对,那就是默许了。
于是李辅国将兴庆宫的匹战马,牵走了匹,只给玄宗留下了10匹。
上元元年(年),李辅国派人传话说肃宗请玄宗到太极宫游玩。玄宗和侍从刚到睿武门,就被名带刀侍卫给拦住了。
当时玄宗吓的差点从马上摔下来,此时李辅国大摇大摆出来说:“皇上认为兴庆宫地势低洼狭窄,请太上皇迁居太极宫。”
此时幸好有见过世面的高力士在场稳住了局面,他呵斥李辅国:“五十年太平天子在上,李辅国何得无礼!”转而又安慰了将士。
太上皇的余威尚在,将士们纷纷收刀,李辅国也很不情愿的去给玄宗牵马,护送玄宗进入了太极宫。
至此,玄宗被软禁了深宫大院,彻底与外界失去了联系,也彻底失去了自由。
曾经陪伴在他身边多年的旧臣,也被肃宗尽数清退。禁军首领陈宣礼被勒令退休,侍奉他多年的高力士被贬巫州。
太极宫中,只剩下了玄宗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和负责洒扫的宫女以及老弱残兵负责护卫。
一向直言的颜真卿代表百官上表,询问太上皇的生活起居情况,却被肃宗撤去刑部侍郎,贬为彭州长史。
这位曾开创盛世的皇帝,在这一刻,彻底失去了自由和尊严。偌大的宫殿里空荡荡,唯有孤独伴他左右。
宝应元年(年)四月初五,被软禁在太极宫一年零十个月后,78岁的唐玄宗离开人世。
临终前他痴迷道教的辟谷,不食五谷,坚持绝食。
玄宗去世13天后,肃宗也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
玄宗去世那年,被贬巫州的高力士亲闻这个消息,面向北方跪地嚎啕大哭,吐血而亡。
第二年,安史之乱平定,那盛唐却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