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 >> 芙蓉的形状 >> 李端大历十才子之一,一首诗赢得美人归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纠集叛军十五万人,杀入中原。
彼时,各地唐军太平日久,武备松弛,叛军一到,望风而降,不到两个月,东都洛阳就被攻陷。
不久,叛军攻克潼关,杀向京城长安,大唐朝廷形势十分危急。
唐玄宗仓皇出逃四川,途中任命朔方兵马使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命其辅佐太子,率军东讨叛军。
郭子仪率军收复长安,先后击败了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等各路叛军,以一己之力挽救了大唐王朝。
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有功,朝廷授其兵部尚书,中书令,天下兵马副元帅,封为汾阳王,声望与权势盛极一时。
唐代宗更是将自己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小儿子郭暧,并封郭暧为驸马都尉,对郭家极尽恩宠。
郭暧为人潇洒风流,爱交朋友,特别喜欢结交文人,“大历十才子“中的钱起和李端都是他的座上客。
郭暧得皇帝赐婚,意气风发,婚宴上本想写首诗,向宾客展示自己的才华,怎奈实在胸无点墨,憋了半天也没写出一句,最后只好找诗人李端帮忙。
李端接到任务,略一沉吟,铺开宣纸,笔走龙蛇,一首《增郭驸马》跃然纸上: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这首诗虽然只是应景之作,并无真情实感,但通过描写“金距斗鸡”、宫前“玉鞭骑马”的情形,把郭暧备受荣宠、春风得意的神态塑造得十分生动。而“杨柳陌”、“凤凰楼”借用吹箫引凤的典故,不仅气派十足,更体现了李端过人的才气和深厚的文学功力。
李端写完又当众吟诵了一遍,宾客们赞赏不已,郭暧更是喜不自禁,开怀大笑,觉得李端为自己脸上增了光。
就在大家都在奉承郭暧的时候,有一个人却不识时务地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同为大历十才子的钱起。
钱起看了李端的诗,撇撇嘴,心里很是不服气,他认为这首诗是李端为了巴结郭暧早就写好的,根本算不得什么,有本事你李端现场写一首,让大家见识见识。
于是钱起站起身来,向李端拱手说道:“正己兄好诗才,趁着今天驸马与公主大婚,不如请正己兄以我的姓——钱字为韵脚,现场写下一首,既祝贺驸马与公主新婚,也让宾客们见识一下正己兄的才华。”
郭暧听了钱起的话,心中不快,知道这是文人相轻,故意刁难李端,刚想要替李端挡回去,可李端却微微一笑,满口答应下来。
只见李端提起毛笔,不假思索,刷刷点点,顷刻之间,写下一首七律:
方塘似镜草芊芊,初月如钩未上弦。
新开金埒看调马,旧赐铜山许铸钱。
杨柳入楼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钿。
今朝都尉如相顾,原脱长裾学少年。
这首诗以“钱”字作韵脚,夸郭暧英俊潇洒,富可敌国,最后两句“今朝都尉如相顾,原脱长裾学少年。”意思是愿意追随郭暧,为他鞍前马后的效力。
这首七律一出,钱起只能自叹不如,郭暧却十分得意,公主也是大喜,毕竟维护住了驸马爷的面子,于是赏赐给李端大量金银。
然而李端对金银看也不看一眼,反到是盯着公主身后的一名弹琴的侍女看个不停。
郭暧顺着李端的目光看过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便有意成全他,于是说道:“李端,你如果再能写一首以弹筝为题的诗,我就把镜儿送给你做老婆。”镜儿就是李端一直盯着看到那名侍女。
镜儿从小伴随在公主身边,不但姿色绝美,而且聪明伶俐,多才多艺,难怪李端会对她一见钟情。
李端听了驸马的话,先是一愣,随即大喜,顺口吟道: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据说三国时期的吴国大都督周瑜精通音律,遇到乐人演奏曲子出错,他就会转过去盯着乐人看。所以俗语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说。
诗歌大意是: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制的筝枕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有意一再拨错琴弦。
郭暧听了哈哈大笑:“真有你的,好了,就把镜儿送给你吧!”
就这样,李端用一首诗赢得了美人归。
这首《听筝》比《增郭驸马》在艺术性上更为出色,因为诗里包含了李端的真实情感。
特别最后两句“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将为了所爱慕的人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