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缅怀人民法院先辈这盛世如您所愿忻州

发布时间:2023/6/14 13:10:05   

年4月10日,我的外曾祖父贾贵富——一位在新中国政法战线奋斗32年的人民法院老院长安然逝世,享年94岁。

外曾祖父生于年,18岁投身革命,参加抗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和国成立前夕,外曾祖父担任五寨县人民政府司法科科长(五寨法院前身)。从年1月到年9月,外曾祖父在新中国的政法战线上一扎根便是32年。年,外曾祖父从人大岗位上离休以后,心头最牵挂的还是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不仅是艰苦岁月中人民审判战线的排头兵,更是新中国成立后风风雨雨的见证人。

先辈创业之艰辛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忻州中院办公场所

(驻地忻县草市巷南北大街)

现忻州中院审判大楼

(驻地忻府区和平西街66号)

年,外曾祖父第一天到刚成立的人民法院时,法院连个门牌匾都没有,外曾祖父自己动笔,然后将手写的法院门牌匾挂出来。由于法院没有储物的办公用具,两枚印章就时刻装在外曾祖父的挎包里,吃饭、睡觉、上厕所都贴身带着,生怕丢了。判决书是用毛笔在宣纸上书写的,字行是老式规格的竖行。组建法院时同志们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识字少也不会写字,为此外曾祖父还专门用了一段时间习字、练字。建院初期,人手极少,押犯人、审案子、做调解、写判决、铡草喂马、生火做饭,院长什么工作都得干。在编纂《忻州法院志》时,我查找到一份上世纪50年代忻州法院的花名册,上面记载着忻县分院(忻州中院前身)编制为12人,而县级法院的编制更少,若未设置看守所长、问事兼代书等职位,基本是3至5人。而审判力量虽然薄弱,却肩负着保障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宣传贯彻《婚姻法》等工作任务,特别是当时反动派的残渣余孽不少,法院还专门配枪用于安全保卫。后来形势好些了,枪随身带着押犯人和审案子。艰苦岁月,外曾祖父和法院先辈们就靠三个人、三条枪把人民法院的牌子立了起来,巩固保卫着我们的新生政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法院院长的拐杖

外曾祖父年轻时曾因革命落下脚伤,脚一直有些跛,从事司法工作后走的路更多,跛脚的毛病也越发厉害了,于是随身又多了一支拐杖,结果拐杖一用就是一辈子。拄着这根拐杖,外曾祖父判处过反革命分子,调解过邻里纠纷,翻过好多座山,跨过好多条河。当年组织上选派干部南下,外曾祖父就因为跛脚没有走成。为此外曾祖父有些耿耿于怀,并不是因为羡慕南下的同志出了不少高级领导干部,而是特别想去祖国的大好河山开开眼界。外曾祖父对马的感情异常深厚,因为那个年代法院没有警车,出差办案都是骑马。外曾祖父任岢岚法院院长时,有一次去太原开会,一个人骑马在半山中碰上了一场暴雨,人和马在山洞里避了两天,不仅误了开会,差点断了粮走不出去。巡回审判和下乡办案时,法官们拉着马也舍不得骑,因为马还要驮国徽和卷宗等办案用具,去稍远点的地方,还得拉铺盖卷和干粮。有的地方山路崎岖马都走不了,就把马留在附近农村的老乡家里,法官们自己背着东西靠双脚丈量。那时交通极不便利,下乡往返一趟少则三天,多则十天,案件多是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庭审理的。有时候开庭连张桌子都找不到,国徽就架在石头上,按照方位,席地而坐。条件虽然艰苦,但这种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效果很好,往往能够达到“审理一件、教育一片”的目的。

思想工作的专家

外曾祖父以前回忆,建国初期民事审判的重点不是下判,而是深入群众做思想工作。群众斗争热情高涨,但几乎没有法律意识,仅靠下判宣法根本说不通。特别是刚开始贯彻《婚姻法》时,有一个富农家的闺女嫁了贫农,因与丈夫的感情不和要求离婚,当法院劝解不成准备判决时,很多干部群众不服,一方面是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在作怪,认为女人离婚是“造反”;另一方面则上升到富农歧视贫农,扩大斗争的高度。外曾祖父讲,那次思想工作做得最困难,连着几天把大家聚在一起上思想课,讲政策、讲法律、讲道理,讲得喉咙都沙哑了,才好不容易平息了这场事端。还有一个要求离婚的童养媳,很多群众认为,男方是一个农民,花了10个现大洋不容易,不准离婚,甚至连法院干部也有这样的想法。碰上这样的事情,思想工作必须做好,因为思想工作做不通,要求离婚的妇女一般都会受到迫害,当时就有妇女因为离婚被打残打死的事情。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破除贯彻新婚姻制度的思想障碍,也就成了法官的“主业”。由于建国初期法律体系尚不健全,在除婚姻纠纷之外的其他民事案件以及刑事案件审理中,群众参与、听取民意是当时显著的司法审判特征,法官不仅是把握法律适用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因此外曾祖父在世时聊起一些案例,总会问我群众认为判得对不对,不服的人做过思想工作没有,我几次不耐烦地说依照法律怎么怎么判的,服不服哪管得了那么多。每回争论这些,外曾祖父最后总有些不快,而我内心甚至认为他早就跟不上时代了。多年后回想这些问题,才发现先辈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东西太多太多,这也正是我们秉承“司法为民”理念,努力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中,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精华之一。

清正廉洁的本色

“手榴弹”是瓶装白酒,“炸药包”是点心。把白酒和点心称作“手榴弹”和“炸药包”,可见外曾祖父那辈老法官的清正廉洁。当时法院条件虽然艰苦,但纪律特别严明。法官下乡,不能吃当事人家里的任何东西。一位同志外出办案,在当事人家里遇见了一位老朋友,正好是当事人的哥哥,哥哥好客,拿出两条黄瓜让这位同志吃,他便吃了。没料竟违反了纪律,被单位知道了,法院在大会上对这位同志作出公开批评。还有一次下乡的路上干粮吃完了,路过一家农户没人,看见院子里放着一堆土豆,大家拿了几个走,还要把钱用石头压住留下。走的地方多了,村里乡邻都熟了,经常叫吃饭,可大家一次都没吃过。到法院工作后,我拿着第一笔工资买了一条“芙蓉王”看望外曾祖父,遭到了他的严查盘问,怀疑这条价格较贵的香烟是收礼买的。外曾祖父讲,法官现在的工资足够生活,千万不要做吃喝当事人的事情,年纪轻轻的就学坏。外曾祖父常年阅看新闻报纸,每当看到贪官腐败落马的信息时,总会喃喃叹息这些人是咋了,满脸失落。我想,在革命先辈眼里看来,今天的一切都是通过无数慷慨牺牲、舍生取义、艰苦卓绝换来的,他们更心疼的是腐败分子对这份来之不易的革命事业的败坏吧。在此我想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刮骨疗毒,已经夺取了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我们正在为实现“海晏河清、朗朗乾坤”不懈努力,您一定要安心。

要靠良心当法官

良心这两个字,外曾祖父和我每次见面几乎都要说到。我唯一见外曾祖父发火的一次,是我讲到刚去基层法院工作时,一个信访当事人在办公室又喊又骂,胡搅蛮缠,动手推搡我,我怒火三丈和人家吵架。外曾祖父特别生气,当场大骂我,问我想干什么,在法院工作神气什么,我的权力是谁给的,来法院的老百姓很多都是可怜人,没办法了才走到这一步,要不谁愿意来。外曾祖父经常讲,穷人、可怜人很多,特别是我们这些贫困地区的老百姓,面朝黄土一年受苦,碰个占地、继承、邻里纠纷的小事情来了法院,他的那点血汗钱请你吃饭,你的良心能吃的下吗?他的道理是,做法官最基本的不是法律知识,也不是办案经验,而是良心,要是良心上有问题,本事再大也没用。其实我当时虽然能够认同外曾祖父强调的良心,但认为法官依靠的主要是能力和经验。经过十二年的法院入职历练,才发现在法定职责、道德义务和工作压力的相互冲突中,良知和德行才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永远不忘毛主席

外曾祖父育有两女一子,我外祖母是长女。无论外曾祖父在哪个子女家住,有一条规矩,每家客厅都必须正中悬挂毛主席画像,外曾祖父居住的卧室也得摆放毛主席画像和雕像。我记忆特别深刻的是,有一次外祖母家乔迁新居,因为旧画像和新家装修风格不搭,又专门买了一幅毛主席的十字绣像装裱好挂起来。外曾祖父的口头禅,就是“毛主席说”。我以前总以为他是胡乱引用,在读过一些毛主席的经典著作后,才明白外曾祖父原来说的都是真的。外曾祖父革命一生,坚决不搞特殊,一些亲戚回忆,当时想托外曾祖父说句话、办件事,比登天也难。一个亲戚因为用外曾祖父的名义找人说事,外曾祖父知道后大发雷霆,差点断绝了亲戚关系。有一个老姨分配进了法院,那也是外曾祖父离退以后的事情。为了避嫌,外曾祖父起初怎么也不同意,家里亲戚关系弄得很紧张,后来在一些领导和法院同志多次劝说下才同意法院吸收老姨。外曾祖父一生勤俭,后来生活条件好了,离休工资较高,子孙们也孝顺,但还是舍不得吃好的、穿好的,给他买的东西贵了、多了,总要挨批,放着不用。外曾祖父喜欢抽烟,但从来不抽高档烟,晚辈们送的烟好了,他反而不高兴。看到我穿着美观大方的新式法官服,外曾祖父曾感慨地说:“我在年发了一件列宁式的粗布棉衣和八角帽,一直穿到了年。整整十年法院才又发了一次衣服。”他表示,无论社会怎么进步、日子过得多好,艰苦朴素的作风决不能丢。外曾祖父以前老爱提延安精神,我总是听不懂,现在才明白,外曾祖父一生所践行的就是延安精神。这些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信念、精神风貌、工作与生活作风的精华和结晶,是我们新一代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终身关心法院建设

我在第四代晚辈中和外曾祖父接触最多,特别是外曾祖父在外祖母家生活时,我俩住在一间屋里,外曾祖父特别喜欢临睡前问我问题。上学时候问,当兵时候问,对年轻人和新新事物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我到法院工作以后,外曾祖父最喜欢问我法院最新的工作和建设情况,当讲到审判管理、司法公开、信息化建设等一些新鲜事物的时候,讲到装备保障、两庭建设、法院面貌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看起来总有些疲惫的外曾祖父立即会精神起来,兴奋地问这问那。年忻州中院审判大楼建成后,我拿了很多大楼的照片给外曾祖父看。当看到数字化法庭、少年法庭、多功能诉讼服务大厅的时候,外曾祖父很激动,总说想去看看。但身体不适,一直未能如愿。更遗憾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将灯塔点亮,司法改革的壮美画卷已经磅礴展开,人民法院发展跨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我能讲的有千千万万,连着听几天都听不完。但这些,我都没机会说给外曾祖父听了。

三排正中为贾贵富同志

在忻州中院院史陈列室里,有一张早已褪色、泛泛发黄的老照片,那是年忻县专区各县法院院长会议合影,其中就有我的外曾祖父。这张照片中的先辈们,又有几人能亲眼见证这盛世。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和言传身教,才有了人民法院的今天。若外曾祖父在天有灵,看到今天伟大祖国的成就和辉煌时,看到人民法院的传承和发展时,我相信,您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这盛世如您所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03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