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共赏唐诗之美,王昌龄之一片冰心在玉壶

发布时间:2023/11/30 11:47:24   
北京白癜风医院的疗法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13358721.html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昨晚,我从洛阳来到吴地,只见满江寒雨,动人心魂。天才破晓,我又得在芙蓉楼送别好友辛渐。他一走,令人感到此地的楚山也孤独起来。他将到洛阳去,如果那儿的亲友问起我的消息,麻烦请告诉他们,我此刻的心境就如一块素冰放在玉壶中,清莹明洁。王昌龄(—年),字少伯,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一首《出塞》流传千古。开元十五年(年),进士及第,后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据考证,这首《芙蓉楼送辛渐》应是王昌龄任江宁县丞时所作,具体时间为天宝元年(公元年)。诗中提到的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计划从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而王昌龄应该就是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首诗就是两人在江边离别时王昌龄所写,即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反映了诗人遭受打击的怨愤和孤寂心情。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友情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光明磊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为人分明地感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想见。王昌龄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里就要提到一个情况。六朝时期,诗人鲍照曾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诗),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此处的玉壶也是用来比喻纯正的品格。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你到达洛阳以后,那里的亲友如果问起你我的情况,你就这样告诉他们王昌龄的一颗心,仍然像一块纯洁清明的冰盛在玉壶中。作者托辛渐给洛阳友人,带去这样一句话,是有背景的。当时作者因不拘小节,遭到一般平庸人物的议论,几次收到贬谪。这里,显然是作者在对那些污蔑之词作出回击,也是对最了解自己的友人们做出的告慰。表现了不肯妥协的精神。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诗人在这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的比象之间又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构思精巧、用意深婉,天然浑成,不着痕迹。最后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成为千古名句,含蓄蕴藉,余韵无穷,也被后世无数文人士子奉为人生的准则。共赏古典诗词之美,品味中华传统文化!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欢迎交流学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6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