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内容解析

发布时间:2023/2/1 21:44:00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nb.ifeng.com/a/20180331/6472849_0.shtml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文译:傍晚落日感觉山越来越苍,越来越远了,天气也越来越寒冷,白雪覆盖的房屋很少见。听到木柴门里的狗对我吠叫,风雪夜里我这旅人投宿享受到归家的待遇。

欣赏:

首联,工整对仗,远写,布景。先点出时间为日暮,地点苍山,接着写苍山还有点远(暗含还要再走一段路,一直要到夜晚),才看到很少的几座白屋,天寒、白屋也都暗含风雪。

尾联,近写详写,突出细节。柴门、风雪各自当句对。未近白屋柴门,先闻犬吠,插播音响,狗见生人即吠,但是归字说明主人热情待客,让诗人得到宾至如归、找到归宿的感觉。

全诗白描,读来既通俗浅显易懂,明白如话,读起来抑扬顿挫,平上去入都有;又上下文交错融合,景含情语。其实一深入细究,陷阱不少,争议很大,别解不断,很可能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全诗尽写凄苦景象,诗人唯独拈出一个归字,扫除了全部的阴郁之气,苦尽甘来,尽在不言之中,绝妙!

细释:

诗题难解,我曾读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但是雪宿别扭;也曾认为是病句,很多版本删除了主人两字,以为是正题;后来看到了李白《宿清溪主人》、赵嘏《宿长水主人》、李嘉祐《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钱起《题吴通微主人》,岑参《宿东溪王屋李隐者》、张祜《秋夜宿灵隐寺师上人》、顾况《宿山中僧》、白居易《宿溪翁)、谭用之《宿西溪隐士》、周贺《宿李主薄》《宿隐静寺上人》一系列类似的诗题,才明白唐人有这样的习惯写法,算是省略句。一是主人后省略了房、居、家、宅之类的字,例如卢纶《宿澄上人院》、司空曙《同苗员外宿荐福常师房》;二是主人前省略了赠、呈之类的字,例如李益《宿冯翊夜雨赠主人》。

芙蓉山,全国到处有,本诗的到底指哪里?存疑。我看到的注解有江苏宜兴(唐属常州)、山东临沂市苍山县、湖南桂阳县和宁乡县、福建闽侯县、广东曲江县、浙江剡县。

苍山,一解为诗题的芙蓉山,二解为苍色的山。苍色到底是苍白色还是青色、黑色等也有不同解释。

远,一致点赞。包含真远、因日暮下雪心理视觉感觉远,一字概括了多种含义。

白屋,一解为白茅草作屋顶,二解为原木原材料原汁原味没漆没修饰,三解为白雪覆盖,四解为兼而有之。我认可四解。摘录几诗句,都可证明各种解释。唐刘长卿《赠崔九载华》:白屋渐看秋草没、宋释元肇《春雪》:贵贱皆白屋、明王禹声《赋淂长安雪限片月飞垆四韵》:但见朱门皆白屋、沈周《雪作》:瞥见豪华成白屋。

贫,一解为贫穷、贫困,二解为少、稀少。

归人,一解为诗人,全诗写诗人逢雪求宿过程,入住后得到归宿感;二解为主人,夜里带犬才归,犬吠屋里诗人;三解为他人,必是生人犬才吠,也许也是旅人求宿。

本诗虽没被《唐诗三百首》《千家诗》选录,但在《刘随州集》《全唐诗刘长卿》都排在第一首,还被《唐音》《唐诗解》《唐诗合解笺注》《唐诗评注读本》《唐诗选注》(葛兆光)等选录。

葛兆光认为,这首诗的好处正在白描,诗人平平写来,自有一番风韵,尤其是“风雪夜归人”一句,承“犬吠”而来,于风雪夜的寒冷凛冽饥饿孤独之中归到“白屋”,不也会有一种欣喜与温馨感么?和白居易《问刘十九》的“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同一机杼。

我倒认为与柳宗元《江雪》更为相似,当然柳宗元、白居易都是刘长卿的后辈。刘长卿生活大部分时间在盛唐,但流传下来的诗歌绝大多数是在安史之乱后作的,所以基本都把他归到中唐。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0%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19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