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芙蓉 >> 芙蓉的天敌 >> 阅品山东middot诗词风韵兹山何俊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风物。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时代,公共图书馆谨持文化传播、文明传承重任,利用宏富地方文献馆藏资料,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为旅游注入更加深厚的文化意韵,助力“诗与远方”的完美交融,是新时期图书馆的使命担当。
山东省图书馆制作传统手工艺、红色旅游和鲁菜美食系列文化宣传视频,撷以描绘齐鲁风貌之雅韵诗词,特推出“阅品山东”——齐鲁文化旅游资源新媒体推广活动,用诗词风韵、山左工艺、红色传承、齐鲁风味四个系列,邀你品阅诗情画意的齐鲁大地。
阅品山东·诗词风韵系列以描写齐鲁风貌的古诗词为切入点,展示山东省自然与人文景观。
华不注山又名华山,金舆山。地处济南市东北角,位于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古时称“华不(fū夫)注”,为历史名山。盖其名取自于《诗经·小雅·常棣》,其诗曰:“常(棠)棣之华,鄂不??”。“华”即“花”,“鄂不”即“萼跗”,谓之花蒂。《山东通志》释“华不注”:“喻此山孤秀,如华柎之注于水者然。”
阅品山东
诗词风韵
登华不注峰唐:李白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俊秀,绿翠如芙蓉。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
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
含笑凌倒影,欣然愿相从。
诗人简介李白(年-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华不注山宋代:曾巩
虎牙千仞立巉巉,峻拔遥临济水南。
翠岭嫩岚晴可掇,金舆陈迹久谁探。高标特起青云近,壮士三周战气酣。丑父遗忠无处问,空余一掬野泉甘。诗人简介曾巩(年9月30日-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游华不注元:张养浩
苍烟万顷插孤岑,未许君山冠古今。
翠刃剚云天倚剑,白头归第日挥金。
攀援直欲穷危顶,歌舞休教阻盛心。
星月满湖归路晚,不妨吟棹碎清阴。
诗人简介张养浩(年—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年),卒于元文宗天历二年(公元年)。
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天历二年(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元文宗至顺二年(年),追赠张养浩摅诚宣惠功臣、荣禄大夫、陕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滨国公、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谥文忠。尊称为张文忠公。
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登华不注山绝顶明:李攀龙
中天紫气抱香炉,复道金舆落帝都。
二水遥分青嶂合,一峰深注白云孤。
岱宗风雨通来往,海色楼台入有无。
不是登高能赋客,谁堪潇洒向平芜”。
诗人简介李攀龙(年5月12日—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华不注晴望清:蒲松龄
城里看山山愈幽,依微城畔雨初收。
楼台影浸花千亩,烟水晴归鹭一洲。
人在木兰俱是客,月来香国更宜秋。
轻桡去向寒烟外,醉拍红桥又放舟。
诗人简介蒲松龄(年6月5日-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
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总近万言。蒲松龄生前,《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
扫码